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_《基础护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个方面。(一)医院护理1、基础护理研究并应用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要和心理治疗需要,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及时提供病性发生、发展动态信息,有效地配合并参与治疗、检查及对危重患者抢救,以积极安全...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hulixue/1009-3-2.html

喘息预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喘息不独为肺肾疾患信号,五脏皆可致喘。喘为多种心病预兆,虚喘以脱证为险讯,实喘则以肺闭为凶兆。其中,虚喘尤为宗气大虚,心肺气陷危象……...

http://qihuangzhishu.com/128/201.htm

呕吐下利病脉证治_《金匮要略方论》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

http://qihuangzhishu.com/125/21.htm

战国至东汉时期(6)药物学理论形成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药物学理论形成 发展概况 战国以来,人们药物知识又有了新的积累。见于文献记载药物显著增多,西汉初期曾流行过药物专著。《史记·仓公传》曾提及古代医药书籍《药论》,可惜该书现已失传。晋代《中经薄》记载有《子仪本草》一书,子仪是战国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4.html

目先兆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失调、气血不利,首先使远端经络受累,目络属孙络,孙络是最早疾病信息载体,初病最先入络。脏腑有病不一定在全身显露,却能最先反映于眼络,故在眼部可以最早获得疾病早期信息,于无证中求有证,这就是目先兆理论基础。...

http://qihuangzhishu.com/128/76.htm

绪言_《临床基础检验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面实验研究都是极为有用。认真而准确地掌握临床基础检验学有关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必将为今后开展各种实验研究奠定坚实基础。本书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所使用专业性教材,也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桥梁性课程。在有关章节中,除简要复习基础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03/1.htm

连苏止胶囊为何作用于化疗呕吐?_【中医宝典】

...清代名医薛生白《湿热论》第17条有关于“湿热症,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宜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记载。临床发现,根据该方加工制成连苏止胶囊(0.36克,3克生药/克),应用于化疗呕吐疗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236.html

紫微斗数理论_【360算命网】

...紫微斗数理论方面 自西元1980年代以降,斗数理论派别可分为两大主流:一是以星曜解读为主;另一则以四化解读为主。星曜解读为主派系中又以中州派解读星情最为系统,以十四主星所组成六十星系,彼此互相干涉所产吉凶互应,经整理成《紫微星诀》为...

http://wenxue360.com/suanming/archives/119.html

预兆临床预报意义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虚不摄而致精气外漏,故通过气味异常出现,可以帮助确定疾病定性与定位。如出现口甜甘可知是脾为湿困,口苦则是心火过盛可能会发生口疮或移热小肠等疾患。另外,根据“味溢”还可帮助推断疾病定性问题,如口内出现酸、咸味,病多在阴,苦甘辛味则病属...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61.htm

理气药之柿蒂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柿蒂味苦涩,性平,属理气药。能降逆气、止呃逆。治时,常配半夏,竹茹、生姜,藿香、刀豆子、代赭石等同用。治呃逆时,常配丁香、沉香,旋复花等同用。 对虚证呃逆(重病,久病、老人体弱者),还可加党参、人参、附子,白术,陈皮等同用。 用量一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432.html

共找到887,5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