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圣济总录》撩膈汤 《外台》撩膈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撩膈汤【处方】苦参1两,甘草半两(生用)。【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伤寒狐惑,病在上焦。【用法用量】用浆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五更初服。良久...
...常与黄芩、瓜蒌等药同用。2.用于胃热呕吐、呃逆。竹茹有和胃降逆作用,适用于胃热呕吐、呃逆等症,常与橘皮、半夏等药同用;对妊娠呕吐之症,本品也可应用。【处方用名】竹茹、淡竹茹、竹二青(生用)、炒竹茹(炒为焦用,减少其寒性)、姜竹茹、姜汁炒竹茹...
...目录 《千金》撩膈散 《备急千金要方》撩膈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金》:撩膈散【别名】吐痰丸【处方】瓜丁28枚,赤小豆20枚,人参(去芦头)1分,甘草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心上结痰,饮实寒冷,心闷;亦治诸黄。【用法...
...灵枢》则谓之KT ,(音噎。)所谓KT 不得息者是也。观《金鉴》中以为格格连声,气从脐下来,自冲脉退场门作声,岂非善于形容者乎?至于咳逆与呃逆则又不可相混,有以咳逆为呃逆者,有以咳逆为哕者,是皆未详味经文耳。经本以咳嗽气逆为言,如气交变大论曰...
...焙干炒半两) 巴豆(去皮心膜研新瓦上摊出油一分) 青橘皮(汤浸上一十五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食前临卧。温生姜橘皮汤下。如暴伤生冷。呕逆恶心。心腹疼痛。量加丸数治膈气呕逆不下食,壅闷恶心。丁香丸方丁香(二七粒) 木瓜(...
...。比如,本病累及了胸大肌,其触发点位于该肌的外下缘,牵涉痛区在乳头的内下方。治疗时,即可指压胸1、2穴处理触发点,指压胸3穴处理牵涉痛区。 16.痛经:主穴取腰腹1~4穴(选2个敏感的),配穴为腹7、腰肢穴、反应压痛点。 17.膈肌痉挛:腹...
...目录 《圣济总录》凉膈甘露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凉膈甘露丸【处方】蓬砂(研)半两,丹砂(研)1分,龙脑(研)1字,甘草(炙)1两半(为末),百药煎(椎碎,焙干,研)1两。【制法】上为末,糯米粥清为丸,如梧桐子大。【...
...1.胸腹裂孔疝 新生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循环和消化三个系统同时存在的急性症状,但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 (1)症状:呼吸困难、急促、发绀等症状可在生后就开始出现或出生后数小时内出现。其严重程度取决于膈肌缺损大小、腹腔脏器进入胸腔的...
...调顺。膈气自散矣。治诸膈气,心胸烦结。噎塞不通。饮食日减。槟榔汤方槟榔(锉) 诃黎勒皮(炒) 荜澄茄 赤茯苓(去黑皮) 人参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甘草(炙锉) 沉香(锉) 麦 (炒)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京三棱(炮锉)白术(等分)上...
...论曰膈痰者气不升降,津液否涩,水饮之气。聚于膈上,久而结实,故令气道奔迫。痞满短气不能卧。甚者头目旋运,常欲呕吐是也。治膈痰结实,咽喉不利,咳嗽喘息,金箔丸方金箔(研十五片) 牛黄(研) 麝香(研各半钱) 龙脑(研) 真珠末(研) 马牙硝...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