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果)泻肺降气枇杷叶(专入肺)。味苦气平。诸书皆言泻肺治嗽。缘嗽多由胃气不和。肺气不顺。以致火气痰塞。因而咳嗽不已。丹溪云。气有余便是火。火起则痰生。服此味苦而平。则肺金清肃。而气不得上逆而顺矣!气顺则痰与火皆顺。(痰气火同为一类。)而...
...《济生方》治呃逆,专取柿蒂之涩,以敛内蕴之热。丁香、生姜之辛以散外郁之寒,深得寒热兼济之妙用。尝考古方中单有用柿蒂以降逆气者,是以丹溪但热以寒治热之理,而不及从治之法,矫枉过矣。至《三因方》又于《济生方》中加良姜之类,是真为寒而反助其热乎。...
...大者三个,炮裂,去皮脐)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黑豆二十一粒,砂糖同泡汤调,乘热细细饮之。□〔《本》〕治阴毒呃逆方川乌头 干姜 附子(以上俱炮) 肉桂 芍药 半夏 炙甘草 吴茱萸 陈皮 大黄(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生姜三五片,煎...
...取丁香3克,代赭石30克,白芍20克,半夏10克,黄连6克,沉香3克,枳实10克,生姜10克,人参6克,大黄6克,炙甘草10克。将代赭石先煎30分钟,其余药倒入再煎30分钟。 呃逆多因气郁化火,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或年高体弱,以致脾胃阳衰、...
...哕即因胃气上逆而发出的呃声。 【哕】 因胃气上逆而发出的呃声,也即“呃逆”。参见该条。与啘同义。王履《医经溯洄集》:「夫啘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
...目录 《景岳全书》归气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景岳全书》:归气饮【处方】熟地9~15克 茯苓6克 扁豆6克 干姜(炮)丁香 陈皮各3克 藿香4.5克 炙甘草2.4克【功能主治】治脾肾虚寒,气逆不顺,呃逆呕吐。【用法用量】用水600...
...治疗学术语。又称和中。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胃气不和则升降功能失常,症见胃脘胀闷,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厌食,舌淡苔白等。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枳壳、香橼、佛手等。...
...气过证是指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的证候。临床以肺胃、肝胆之气上逆的证候较为多见。 主要临床表现:肺气上逆,则见咳嗽、喘息渭气上逆测见呃逆、暧气、恶心、呕吐;肝气上逆,则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等。 病机分析:不同脏腑之气上逆证,其...
...(汤,《严氏》)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戕。(丁香、柿蒂各二钱,人参一钱,。)济生香蒂仅二味,(亦名丁香柿蒂汤,加姜煎。古方单用柿蒂,取其苦温降气;《济生》加丁香、生姜,取其开郁散痰;加参者,扶其胃气也。)或加竹橘用皆良。(加竹茹、橘红,各...
...国语辞典 不服、不從。 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夫不順者已誅,而為善者未賞。」 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三折:「女心裡憎惡娘親近,娘愛的女不順,娘愛的郎君個個村,女愛的卻無銀。」 不平整。 如:「領子縐縐的不順。」 不正常。 如:「經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