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肓俞穴 Huāng shū(KI1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阳之会。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便秘,疝痛,小便淋沥等。直刺0.5-1寸。艾炷灸...
...灵墟穴(KI2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及第三肋间神经和第三肋间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呕吐,胸胁胀痛,乳痈,及肋间神经痛。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
...翻胃上下灸奇穴,上在乳下一寸也,下在内踝之下取,三指稍斜向前者。注:●灸翻胃奇穴,上穴在两乳下一寸;下穴在内踝下用手三指稍斜向前排之,即是穴也(图一○七)。...
...气户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布有锁骨上神经及胸前神经的分支和胸肩峰动、静脉分支,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吐血,呃逆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
....陷者中也.为 .(灵枢)足小指外侧.(甲乙)赤白肉际.(次注)京骨(灵枢)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灵枢)赤白肉际.陷者中.按而得之.(甲乙)按聚英曰.小指本节后大骨名京骨.其穴在骨下.而赤白肉.作赤白骨.字之误.金门(甲乙)一名关梁(甲乙...
...手少阳三焦经一侧23穴,首穴是关冲,末穴是丝竹空,第22个穴位是耳和髎穴。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少阳三焦经,流注时辰为晚上九至十一点,即亥时。 经脉循行:上穴是耳门穴、下穴是 末穴丝竹空穴。 定位 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
...大赫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维、阴关。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下3.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4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4寸,旁开1.5寸(...
...胃痛、膈肌痉挛。 5.侧胸部穴位 (1)胃1:第5肋下缘,锁骨中线外一横指处。 (2)胃2:第5肋下缘与腋前线交点。 以上2穴主治胃痛、恶心、呕吐、隔肌痉挛、心悸。 (3)胃3:第6肋下缘与胸骨旁线交点。 (4)胃4:第6肋下缘。锁骨中线外一...
...是古人概括了八个和全身某些生理机能有关的重要穴位,根据其不同的作用而命名的,其中包括:“气会”—膻中穴、“血会”—膈腧穴、“骨会”--大杼穴、“筋会”--阳陵泉穴、“髓会”--绝骨穴(即悬钟穴)、“脉会”--太渊穴、“脏会”--章门穴、“...
...承泣,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鼷穴、面髎、溪穴。属足阳明胃经。阳蹻、任脉、足阳明之会。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动眼神经下支,面神经肌支,眶下动、静脉分支及眼动、静脉分支。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