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切诊包括和触诊两个部分。 (一) 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50.html

论疾尺《灵枢》第七十四篇_【黄帝内经】

...;尺坚大,小甚,少气,免有加,立死。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一岁死;见一半,一岁半死...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55.html

法脉案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人有胃脘痈者,当何如?曰∶此者当候胃,其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则热。人迎者胃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此下六条,皆《内经》脉案,教人以之法也。者无失色,而于尤当从容比类,循上及下以求索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31/31.htm

第九十一回 化善医宗交感 客人货出孝廉家_《东度记》

...:“是四物二陈、辛温寒热诸样方药。请问道兄是哪家?怎么与小子的不同?想起太素。”化善答道:“小于的是个交感。”医者道:“为何叫做交感?”化善道:“小子这交感,乃妻妾有病,夫之;若是夫病,却;父病诊子,子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0894.html

伤寒见风中风见寒歌_《伤寒百证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恶寒不躁微四逆.浮而缓来无力.恶风烦躁手足温.紧浮来又涩.伤寒反得伤风.中风却见伤寒.大青龙证是为宜.调卫调荣斯两得.(仲景云.太阳中风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又云.伤寒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baizhengge/862-5-5.html

临床四之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而变化的这一种情况,所以临床上还必须望、闻、问、切四合参,不能单凭切脉即下诊断。 明·孙一奎说:“辨证必合色,问动止,聆音声,察饮食。”四结合,互相参考,才能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及其细节,为辨证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367.html

不可偏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为中医四之一,受王叔和《脉经》所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浮紧弦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影响,有人认为脉象难于捉摸,多凭主观感觉,十人十异,不足为据。 究其实,难道纯属摆设吗?徐春甫谓:“为医之关键,医不察,则无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09.html

皮望法提纲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尝思尺肤之法.可察皮之滑涩.腠理之法.可察皮之粗细.然皮不仅观尺肤.法不仅观腠理.则夫周身之皮.当讲周身之法.而尺肤腠理之.亦宜比例而观焉.何则.周身之皮.实由周身之以灌溉.周身之.当分周身之部以参观.故经言.欲知皮部.以经脉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37.html

诊脉动方法的独立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的。一方面诊脉动不断积累经验,其方法日趋绵密,内容亦日益丰富,如逐步肯定经络的部位,和若干反应病情的脉象名称等等,大摸在扁鹊之后的仓公时代就是的起源时期,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的最初方法和使它趋于独立,但离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技术还...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7.html

歌_《诀乳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细察其寒热虚实而治之也.倘得其人肾病涩而且滑.则当断之曰.必尿多也.虽然.凡可以兼见.滑与涩.其状相反.安可以一部之中.而兼见也.要知涩为阴.当于沉中取.滑脉为阳.当于浮中得.得其人轻手取之.其皆聚而滑.及乎重手取之.其复聚而涩...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ruhai/928-6-9.html

共找到104,4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