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27.htm

针灸甲乙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05.htm

急症针灸的证治原则_【中医宝典】

...改进措施。主要应注意下列几点: 1.严密观察诊断是否有误,是否出现新的症状体征,或经特殊检查有重要发现,一旦出现,即应迅速更改原来的治疗措施或补充新的方法。 2.观察针灸治疗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不宜频繁地改换方法。如果无明显效果或反趋恶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78.html

四季针灸坐向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四季针灸坐向理,宜从四季顺自然,东南西北四维向,以迎生气本乎天。注:●针灸坐向,避忌之理,『医学入门』:「春坐东向西,夏坐南向北,秋坐西向东,冬坐北中向南」。●皆背四季生气之向,不可为法。●宜从春向东,夏向南,秋向西,冬向北,四土旺月向四...

http://qihuangzhishu.com/337/2271.htm

《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经脉孔穴起止图说 经络次序 十二经脉起止 周身经络总诀(有小序) 五、周身孔穴总图(图缺) 六、十二经孔穴图及歌括 (一)手太阴肺经穴图及歌括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图及歌括 (三)足阳明胃经穴图及歌括 (四)足太阴脾经穴图及歌括 (五)...

http://qihuangzhishu.com/716/index.htm

针灸减肥应注意什么_【中医宝典】

...耳针减肥只适用于符合肥胖标准的人,不宜对超重的人使用,以免造成营养不良。 耳针减肥不会立刻见效,其效果多在第1—2疗程时出现,对体重不减者,可治疗几个疗程,方能见效。顽固性肥胖则要长期治疗。 耳针治疗中,同时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保持大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08.html

十二刺应十二经_《针灸素难要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unanyaozhi/780-8-7.html

针灸的起源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不用药物,单凭小小一根银针,一小撮艾叶,就能治病,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在遥远的茹毛饮血的年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发明这种疗法的呢?下面就让我们神游远古的蛮荒,一探究竟。 远古人类的医疗实践 现代人类学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69.html

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原刺浅深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出井流荥注为俞,行经入合脏俞原,春宜针荥夏针俞,秋宜针合冬井间,脏病针俞府病合,脏腑有病皆针原。凡诸井穴肌肉浅,不宜深针自古传。【注】●井、荥、俞、经、合、原,十二经穴名也。●手足阳经有原穴,手足阴经无原穴,阴之俞穴,即阴之原穴也。●所出...

http://qihuangzhishu.com/337/2081.htm

《铜人针灸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七卷。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现存明·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67.htm

共找到108,2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