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等心治之。若鳏寡孤独。不惟不取值。辄有贻赠。杭城内外所全活者。不啻亿万人。着有明医医鉴。外科精微。体仁编。儿科慈幼录诸书。〔体仁编〕未见〔金君(申之)生雅〕未见陈仁锡序略曰。 城申之金君负高俗之志。具济世之肠。初工帖括。既不得志,乃弃...
...,益心气。设木气条达,心君气阴充足,则土气自舒,纳运复常。拟刘绍武老师调心汤:柴胡15g 黄芩10g 苏子30g 党参30g 甘草10g 川椒10g 百合30g 乌药10g 瓜蒌30g 丹参30g 郁金10g 牡蛎30g 麦冬15g 五味子...
...三、诊脉圣手平一指 “医本活人”,作为一名医者,再怎么冷酷无情,也顶多像胡青牛一样“见死不救”,而不至于去杀人害人。可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就塑造了一位叫做“杀人名医”的人物---平一指。 “一指”是说他医病诊脉之时,只凭一根手指,便...
...和缓即医和兴医缓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官。 【和缓】 即医和兴医缓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官。由于其在医学上的成就,后人以“和缓”并称,作为称誉良医的代名词。...
...《经》曰∶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而弗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气弗俱,故医者识脉,方能识病。病与药对,古人惟用一药治之,气纯而功愈速。今人不识病源,不辨脉理,用药杂乱,则功用不专,而获效者鲜矣。是以医之用药如用兵焉,料敌出奇者,将之谋也...
...□ 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方旗鼓相当。越医杨质民《内经之哲学的检讨》提出“吾人欲讨论《内经》之真价,宜以哲学的眼光衡量之,不当以自然科学的见解批评之。”“《内经》之最高理论维何?曰辩证法的观察是也”。杨氏之文当时在全国转载者二十余家。越医...
...(是病久胃虚,易生变幻,虽医药频更,始则中焦犹暂受,继则气力莫能当,无非尽其人事耳)有病日久,初服此医之方一二帖颇效,再服则不效。又延彼医,不问药对症与不对症,初服一二帖亦效,再服又不效。及屡更数十医皆如此,为戏药,终不治。...
...明医箴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凉,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症投剂,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 虚名,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名医,芳...
...〔冯氏(兆张)锦囊秘录〕二十卷 存自序曰。大哉医道之不可不知也。慎哉医道之不可不深知也。人不知医。则养生之道何以明。良相之心何以济。然知之而不深。其患尤甚。病有虚虚实实之变。法有正治从治。标本攻补。先后之宜。识认不清。龙雷者治作实火。中空...
...存真》三卷。另有门人周仲开抄录而成的《未刻本叶氏医案》等。另外,托名叶氏的医案和著述颇多,可考的有《景岳发挥》、《叶氏医衡》、《医效秘传》、《本事方释义》、《女科症治》等等。 叶天士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是一位贡献非常卓越的医学家,他创立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