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_民族中医彝_【中医宝典】

...一.风证 风证,既是病因,又是病名。彝认为,在正常情况下,风为生产、生活之动力。而自然界中的风、雨、露水都是清、浊二气充溢旺盛所形成的。水热蒸发为气,到处弥漫,流动而形成了风。春风吹了,万物发生,叫做生风;夏风吹了,万物兴盛,叫做盛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88.html

序_《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痛痒相关矣!故道而所系甚重,略一举手人之生死因之,可不儆惧乎哉!近年以来,叠遭兵火,老成多半凋残,学医者纷纷日起,吾恐其无有师承而果于自用也。故于拙刻《醇剩义》中先标一“醇”字,此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谓。若仅如是,浅陋而已矣,庸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nglun/822-4-0.html

皇明_《古今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字宗浓,关中人,博览群书,尤精医学。父受业于丹溪之门,及纯名大着。所纂《伤寒治例》、《玉机微义》、《经国》行世。□名渊,丹徒人,家世业,受渊尤精,永乐间征为太医院使。□字诚庄,吴郡人,聪明好学,善医方。洪武中,肃王疾,召诊。问知...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9.htm

自序_《知必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余虽稍知医道,实儒生也。儒者佩圣门之训,一言必慎,敢好辨哉!虽然,不至于杀人,不辨可也;杀人而予不知,不辨可也;杀人在一时,而不至流毒后世,即不辨犹可也。奈今之者,并不知,惟知求利,草菅人命,恬不为怪;即或稍有涉猎,而偏之为害,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bibian5718/305-2-0.html

世界最早的学校——唐“太医署”_【中医宝典】

...世界最早的学校——唐“太医署” 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建医学教育机构教授学生,同时还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到了公元6世纪的隋朝,创立了"太医署'这样一个机构,主要是一些太医们集中在一起办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4.html

识知百病生死法_《疡大全》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陈实功曰∶死生,非神圣不能洞其机关。疾病,无明亦不能决其吉凶。否则使人疑惑,决断不常,余异授吕祖一枝梅,真仙方也。(《正宗》)吕祖一枝梅 治大人男妇儿,新久诸病,生死难定之间,用药芡实大一饼,贴印堂之中,点官香一枝,香尽去药,已后一时...

http://qihuangzhishu.com/344/226.htm

土家族的鲜药鲜用_【中医宝典】

...鲜药鲜用是指土家所用的药物的特色,除有毒性的药物外,均应首先选用新鲜的土家药物,在实在没有新鲜药物的情况下,才使用干药材或其加工品。 土家医药认为,土家鲜药具有药汁纯厚、气味俱存的特点,能够保持土家药物的天然性能。 土家族药匠将鲜药采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60.html

序_《古今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夫鉴以照物,妍媸见焉,其形可执也。,意也,宜不执于形。而谓之鉴者何?以意为,而以其精蕴形之记载,俾观者因形会意,诸所疾症脉方,于焉悉达,亦如鉴之照物,妍媸毕见焉。古谓医为鉴也。鉴,一也,犹夫鉴,亦一也。而谓之《古今鉴》者何?鉴有...

http://qihuangzhishu.com/613/4.htm

给乡村医生补中课_【中医宝典】

...肝病防治培训是中国中医研究院承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鉴于当前农村卫生工作薄弱,基层医生相关知识匮乏,假假药充斥市场的现状,中国中医研究院专门成立了科技产业化机构,将该院数十年来的科研成果和新的疾病防治理念,以及对农村常见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010.html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分医学为四科,即“食”,“疾”,“疡”和“兽医”。疾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29.htm

共找到168,2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