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敷伤处.频看刺出即去之.否则必 出好肉.竹木骨哽.以凝水石共研作一捻.置舌根噙咽.旋即不见.汤火灼伤.同蛤粉等分.汤伤以油调.火灼以水调涂之效.发黄.蓖麻仁以香油煎焦.去滓.三日后频覆即黑.香港脚作痛.以仁七粒研碎.同苏合香丸贴足心.痛...
...动态 图片 释名 气味(蓼蓝实)苦、寒、无毒。(蓼蓝叶汁)苦、甘、寒、无毒。(吴蓝)苦、甘、冷、无毒。 主治小儿赤痢。捣蓝汁二升,分四次服。惊痫发热。用干蓝、凝水石,等分为末,加水调匀敷头上。咳嗽气冲(喉里呼吸有声,唾很粘)。用蓝叶泡水...
...《御览》卷九百八十七一名石硫黄。神农、黄帝、雷公∶咸,有毒。医和、扁鹊∶苦,无毒。或生易阳,或河西。或五色黄,是潘水石液也,烧令有紫炎者。八月、九月采。治妇人结阴。能化金银铜铁。...
...药学著作。简称《绍兴本草》。系绍兴29年(1159年)南宋政府修订刊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时所用的书名。其内容全与《证类本草》同。只是作了部分改订,即“考证名方五百(或作三百)余首,证舛错八千余字。”现此书仅存各种旧钞的残卷。有1933年...
...药学著作。简称《绍兴本草》。系绍兴29年(1159年)南宋政府修订刊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时所用的书名。其内容全与《证类本草》同。只是作了部分改订,即“考证名方五百(或作三百)余首,证舛错八千余字。”现此书仅存各种旧钞的残卷。有1933年...
...翎扫疮上,永除瘢痕。(《证类本草治汤火烧灼疮方。单敷湿屎,立痛止,常日用良。(《证类本草》卷十七)治汤火伤神妙方。蛤蜊壳灰,火烧,研为末,油调涂之。(《证类本草》卷二十二)治灸疮、痛肿急方。捣灶中黄土末之,以水和煮令热,以渍之。(《外台》卷...
...称为《名医别录》。原书早佚。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经集注》时,在收载《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物的同时,又辑入本书的365种药物,使本书的基本内容保存下来。其佚文主要见《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书。②清·黄钰编。一卷。是选要编集常用药物主治的一...
...称为《名医别录》。原书早佚。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经集注》时,在收载《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物的同时,又辑入本书的365种药物,使本书的基本内容保存下来。其佚文主要见《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书。②清·黄钰编。一卷。是选要编集常用药物主治的一...
...唐德宗皇帝(742-805年)。自撰《贞元集要广利方》五卷,书中有方五百八十六首。是书未见行世,后世之《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均有引文。...
...,令气冷,不可打碎食之,虽复当时暂快,久皆成疾。今冰井,西陆朝觌出之,颁赐官宰,应悉此。《淮南子》亦有作法。又以凝水石为之,皆非正冰也。方诸水味甘,寒,无毒。主明目,定心,去小儿热烦,止渴。方诸,大蚌也,向月取之,得三,二合水,亦如朝露。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