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阴司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人肾。 生姜 辛、微温,人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葱白 辛、温,人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
...柴风茶原料:柴胡5g、防风3g、陈皮2g、白芍2g、甘草3g、绿茶3g。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疏风解表,疏肝解肌。4用途: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 1、柴风茶 原料:柴胡5g、防风3g、陈皮2g、白芍2...
...【材料】 麦冬水抽出液具有提升造血功能力作用;配合枸杞子之滋阴明目,补肾护肝;米之补中益气。是一道适合作为早餐或点心之更年期妇女的补气血之清热药膳食谱。 ...
...重要性。今总结一例冯世纶用大青龙汤加味治疗不寐,不拘泥于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法,而是重在据证处方用药的病案如下。 刘某,男,36岁。2010年11月7日初诊。失眠半年余,西医诊为失眠、抑郁症,给服多种药物而疗效不显。求治于他处中医,疗效亦不...
...发挥,根据外科疾病发展过程中一般分为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立出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法则,然后循此治则运用具体的治疗方法,如解表、清热、和营等法。一、内治三法则(一)消法是指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
...流走经脉,以致骨节疼痛之症。病虽不同,病机则一。麻黄散寒解表,附子温少阴之气,补命门之阳,细辛温通少阴,配合用之有温里散寒之功。对产后畏冷汗出,甚则大伏天重裹棉衣仍觉寒不能忍,骨节疼痛者,尚可配合养血活血之药。临床常与独活寄生汤合用。如以...
...疮疡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二者常结合应用。疮疡重症,如走黄、内陷等,不仅需要内治、外治结合,还须配合西药及支持疗法的治疗。 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初期尚未成脓时,用消法使之消散,并针对病因、病情运用清热解毒、和营行瘀、行气、解表、...
...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粳米: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治疗火热病证需用...
...为清胆泄热、和胃化湿之剂;主治外感湿热之邪,邪留气分,热重于湿,热重寒轻的病证。主要临床见症有:发热微恶风寒、头重、肢倦、胸痞呕恶、舌苔腻、脉濡数等。 3.四逆散与小柴胡汤 两方都用柴胡清疏肝胆、和解表里。所不同者,小柴胡汤用黄芩,略为偏寒...
...血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之一,它内养脏腑,外濡皮毛筋骨,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使目能视、脚能步、掌能握、指能捏、神志清晰、精力充沛,这些都是血的功能。若血虚,不能营养人体,则面色无华、视力减弱、模糊、眼球干涩、关节活动不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