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气血寒凝,则阻格阴精上济之路,下流而为带下。血结精流,筋脉枯槁,木气不舒,故掣引作痛,悦怒乖常。久则身体羸瘦,脉虚多寒,而成劳伤不起之证。妇人妊娠、产后、,共计三十六,悉因此生。及其病成,则千变万端,不可胜数。医家于此,审脉之阴阳,虚实...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663.htm

伤寒论_【中医宝典】

...论卷第一 平脉法(上)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盛。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4.html

脑性瘫痪综合症_儿科神经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一个用于描述一系列以随意动作受损为特征的运动失调的术语,是由于产前发育异常或围产期或发生在五岁以前的产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性瘫痪(cp)不是一个诊断术语,而是用于鉴定有非进行性痉挛,共济失调,或无意识动作的儿童。大约0.1%~0.2%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2949.html

心法要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五卷(即《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四十三)清·吴谦等撰。本书正文以七言歌诀的形式重点论述内科(包括中风、类中风、痉等四十余种病证)的证治。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内容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53.htm

心法要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五卷(即《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四十三)清·吴谦等撰。本书正文以七言歌诀的形式重点论述内科(包括中风、类中风、痉等四十余种病证)的证治。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内容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40.htm

洪金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玉文。金川(今浙江)人。纂《医方一盘珠》十卷(1749年),论述运气、经络、脏腑及外感、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内容。治病因症切脉,因脉立方、因方辨药,投剂无不效。另撰《盘珠集胎产全集》(1749年刊行)。...

http://qihuangzhishu.com/169/350.htm

《小儿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二卷。此书即《景岳全书》四十-四十一卷,主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小儿(不包括麻、痘)的证治。此外又有《小儿则古方》一卷,为《景岳全书》第六十二卷。《麻疹诠》一卷,为第四十二卷。《痘疹诠》三卷,为第四十三-四十五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063.htm

《幼科要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二卷。清·叶桂撰于18世纪中期。本书对小儿的一些如伏气、风温、夏热、厥逆、疳、胀、痧疹、惊等的辨证和方药作了简要的叙述。方中不乏精辟之论和独到见解。后经周学海补注增订,现存清刻本、中西医学群书本和《周氏医学丛书二集》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962.htm

《治验回忆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赵守真撰。本书选收作者临床验案一百例,以内科为主,兼有妇科、儿科治例。所列医案大多记载了病证治疗的全过程、较系统地叙述病证的表现、辨证的重点、诊断的依据,处方的准绳等内容。对充实中医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辨证论治在医疗实践中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71.htm

《幼科要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二卷。清·叶桂撰于18世纪中期。本书对小儿的一些如伏气、风温、夏热、厥逆、疳、胀、痧疹、惊等的辨证和方药作了简要的叙述。方中不乏精辟之论和独到见解。后经周学海补注增订,现存清刻本、中西医学群书本和《周氏医学丛书二集》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75.htm

共找到166,8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