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百问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宋·钱闻礼撰。撰年不详。作者根据《伤寒论》原文,以七言歌诀形式提出93个问题。内容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鉴别、症状、治法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并引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便于对《伤寒论》主要论点的理解。本书卷一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79.htm

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_《宋史》

...卷 袁枢《学易索隐》一卷 夏休《讲义》九卷 郭雍《传家易解》十一卷 沈该《易小传》六卷 都絜《易变体》十六卷 郑克《揲蓍古法》一卷 吴沆《易璇玑》三卷 李椿年《易解》八卷 《疑问》一卷 李光《易说》十卷 李衡《易义海撮要》十二卷 洪兴祖《...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17.html

虞应龙序_《折狱龟鉴》

...天开之会,一统同文。宜春旧有书版,鐍于郡斋,其在今日,搜放失、补残断莫先焉。至元辛巳秋仲,府尹张公国纪发其藏归校官,若春秋分记、紫阳四书、昌黎文、黄陈诗注、折狱龟鉴、廉吏传并有先儒讲义,洎南阳活人书与局方医书咸切于用,而灭裂亡完者。越半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205.html

中医词典拼音S:第十七篇_《中医词典》r~s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详该条。《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伤寒著作。各二卷。清·张璐撰。刊于1667年。作者博览《伤寒论》诸家注本,有“多岐而不一”的感慨。及见《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等书,在反复钻研之后,“向之所谓多岐者,渐归一贯”因此以《尚论篇》等为依据,衍义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6/193-2-17.html

栀子厚朴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伤寒论》栀子厚朴汤 《伤寒论》栀子厚朴汤 《医宗金鉴》栀子厚朴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栀子厚朴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论》:栀子厚朴汤【处方】栀子9个(劈)厚朴12克(炙,去皮)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功能主治】治...

http://zhongyaofangji.com/z/zhizihoupotang.html

自通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伤寒论》自通汤葱白四茎(辛温) 干姜一两(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热)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汤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zitongtang.html

治伤寒学法“六经”,探仲景旨出新义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治外感热病,以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之大纲。其后,凡治“伤寒”学者,必循古训,而用古方。吾浙江自宋代,朱翼中著《活人书》,创全面研究《伤寒论》之先例。其后,则有元代赵道震著《伤寒类证》,吴恕辑《伤寒论赋》等;明代更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3.html

与友条论读《伤寒论》法_《读医随笔》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非奇病也。《伤寒论》,非奇书也。仲景据其所见,笔之于书,非既有此书,而天下之人根据书而病也。其三阴三阳转变之处,前人往往词涉硬派,一似暗有鬼物,指使邪气,如何传法,并不得如何传法。读者须消去此等臆见,每读一段,即设一病者于此,以揣其...

http://qihuangzhishu.com/683/145.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八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的少林派拳术。这种拳术多与气功相结合。《尚论篇》伤寒著作。八卷。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清·喻昌撰。初刻于1648年。本书主要参考《伤寒论条辨》。但编次有所不同,内容有所补正。喻氏遵方有执之论,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湿,夏秋伤于暑为主病之大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8.html

序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初不料我中医方药祖本的伤寒论的本身眞相,自古到今,未曾明白示人以整个的认识也。自来注伤寒论者,无不曰风中肌腠,寒伤皮毛。如不发汗将风寒发散出来,这风寒就会由太阳传入阳明而成阳明病,传入少阳而成少阳病。或风不中肌腠,寒不伤皮毛,风寒直中三...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8.htm

共找到6,6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