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琳王庆国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中医文献杂志》2008年4月25卷2期文献综述【摘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一部重要的敦煌遗书。它的发现,以确切的资料证明《伤寒杂病论》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基础上撰写而成...
...作者:郭士遂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续序 凡例 卷之上 痧症发蒙论 玉衡要语 痧分表里辨 治痧宜看凉热 唇舌辨 大小便宜通 咽喉治法 治痧当绝其根 痧原论 治痧当分经络 痧与杂症轻重不同 治痧三法 痧前禁忌 ...
...各三两,大戟一两,水一斗,煮三升,分三服。(水肿大实之治。)薛立斋治一妇人痢后呕哕,(即呃逆也。)服降火化痰等剂愈甚,脉洪大,按之虚细,作渴饮汤,诸药到口即呕。此脾胃虚寒,不能司纳,以参、术、炮姜末各一钱,以饭作丸,米饮不时送三五粒,至三两...
...产后胎衣不下者,诚为可惧。盖有恶血填胀衣中,阻塞道路,急须用药助下,切不可用粗鲁之妇以手采取,多致损肝伤胃者有之,此又不可不慎也。丹溪曰∶产后当大补气血为主,虽有杂证,以未治之。诚万世不易之论也。原夫妊妇向以元气养胎,而体固不甚浓,抑兼...
...、足三里、公孙。热吐加合谷、金津玉液;寒吐加上脘、胃俞;痰饮加膻中、丰隆、食积者配下脘、璇玑;肝逆则加太冲;中气虚者兼用脾俞、章门。附:呃逆呃逆多由邪气与积滞中阻,或暴怒气逆,胃膈气失宣降所致。主证为呃感连续,声短而频。如偶发者不治自愈。如...
...《全书》云∶丹溪曰,产后当大补气血,即有杂证,以末治之。此其意谓血气随胎而去,必属大虚,故无论诸证当以大补为先,其他皆可缓也。今产科所宗,无非此法。但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治疗,不得执有...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49岁,石家庄市某厂职工。入院前13天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外感风寒出现呃逆频频收入院。 主症:呃逆频频、声音宏亮、烦燥不安、口干、口苦、烧心、纳差、恶心呕吐、食入即吐、夜不能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暗红、苔黄、...
...【方歌】产后痈疽最属险,七情之伤六淫感,瘀血稽留成痈疽,势溃托里不宜缓。【注】此证因产后气血经络俱虚,或因七情所伤,或因六淫所感,与瘀血相稽而成,最属险候。法宜大补,扶助根本,兼活瘀生新为要,其客病以末治之。初服生化汤,随证加减,以消毒;...
...【病因】常因过食生冷,嗜食辛辣或情志不畅,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而致,喉间呃逆连声。【症状】呃逆连声,轻者不经治疗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自愈。严重者可昼夜不停,以致影响进食、睡眠,使病人疲惫不堪。如久病、重症突然并发此症,则多属危象。应加注意。...
...(三片)呕止,去丁香。受寒,加吴茱萸。补中和胃汤人参 白术 扁豆 当归(各二钱) 茯苓(一钱) 山药(一钱五分) 炙草 陈皮 炮姜(各四分)水煎。按∶呕逆至产后,症为甚急,当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制附、吴萸、柿蒂为引。如不效,加川连酒炒、肉桂。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