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肺间质纤维化(上)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学“肺痹”、“咳嗽”、“喘证”、“肺痿”、“肺胀”等范畴,现代研究中将肺间质纤维化命名为“肺痹”、“肺痿”者居多。笔者在随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姜良铎老师学习期间,亲耳聆听了其对肺间质纤维化从毒、痰、瘀、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604.html

第八章第节丰富多彩的诊断方法_【中医宝典】

...如第六章第节所述,壮医诊法独具特色,尤其是壮医目,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参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已将壮医目列为重点科研课题,下达给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以期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壮医目的原理并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这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41.html

治总则_《虚损病类钩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从《内经》记载可见,先秦时期以扶正、祛邪扶正两法治虚损已露端倪...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11.htm

第五章第节丰富多彩的壮医诊疗技法_【中医宝典】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壮医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诊疗技法,大大地丰富了壮医的内容。 壮族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脉、甲、口等方面。详细内容见第六章第节。 壮族的治疗方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到了这一时期,已形成了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12.html

中医应能十人一方_【中医宝典】

...的信息,根据症状或症状组合辨识为某方证,直接选用该方治疗;在对方剂进行加减变化时,根据患者兼夹症状,辨识为某某药证再行加减,这就是方证对应根据方证药证用药的思维过程。 应重视方药使用客观证据 比较这两种临床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前者侧重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55.html

肾着汤加减治腰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封闭、服药等多种方法治疗,未能奏效,痛苦异常,故求治。 见:腰腿部凉痛伴僵硬麻木无力,走路困难,口干,无汗,无口苦、口渴,纳差,眠差,二便可,舌质暗,苔白厚滑腻,中有裂纹,脉沉紧。合参,为太阳、太阴、少阴合病,阳虚寒凝,湿瘀互结痹着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66.html

晁恩祥善用下法经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前2天急诊考虑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夜间腹中胀痛明显,舌红苔黄略腻,脉弦。晁师首为便秘(腹中燥结,气滞血瘀证),治以攻下通便,理气活血,佐以润肠,方以大承气汤之意,药用厚朴10克,枳实10克,大黄6克,元明粉2克(分冲),佐以理气活血丹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8721.html

前言_《虚损病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虚损一病自《内经》、《难经》初论始,后世医家不乏有专篇、专著,可谓论详备。究其原由有三,一因该病为临床多发常见病证;二为此疾因医误、药源所致者亦颇多;三是该病因虚、损、邪混杂,常因顾此而碍彼,令医者难以着药,确为临床一大痼疾。随师侍...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6-0.html

白瘖条条_《六因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白瘖条第一白瘖末见,发热身痛,面色晦滞,舌苔粘腻,胸腕不爽,呕恶便溏,脉大而缓,此热蕴蒸。宜用黄连温胆汤加杏仁、蒌皮、通草、豆卷等昧,通泄三焦也。瘖初发,必由湿热化蒸,气分不清。盖湿必阻气,热亦伤气。湿既化热,熏蒸肺胃,其邪自胃达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6-9.html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1-1.html

共找到475,1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