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明医能治,草医能治,而大医不能治者,风痹也。痹者,闭也,谓兼寒湿闭塞经络而痛也。《内经》所以有风胜、寒胜、湿胜之分,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语。诊其脉浮紧而弦,要归于风,病发肝经,殃及肢体。中于骨则伸而不屈,中于筋则屈而不伸,中于血则凝...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作者学验俱半,能发《内经》《难经》之理,兼采诸家学说逐篇诠释《金匮要略》原文,并详述四诊九候之法。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作者学验俱半,能发《内经》《难经》之理,兼采诸家学说逐篇诠释《金匮要略》原文,并详述四诊九候之法。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
...宋金间医家。聊摄(今山东聊城)人。,1066年-1156年,成氏生性聪颖,博记广闻。其家为世医。对张仲景《伤寒论》进行研究,依据《内经》、《难经》医理,对该书进行诠释注解,并着成《注解伤寒论》十卷,此为最早注解该书之医着,对后世颇有影响,...
...一下吗?”我告诉大家,这些“药膳”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不对,只看对你合适不合适。 中医认为,常人或病人的饮食内容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模式的。这里有个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而有所不同的问题。这就是中医所讲的饮食的“宜”与“忌”。饮食的宜与忌实质...
...毫升,水沸后煎煮20分钟,约取汁300毫升,一二煎药混合后,分4次微温服,每次服用150毫升,每日1剂,连用7~14天。方解 过敏一词源于现代医学对当今临床众多疾病一种病因性诠释。传统中医临证求因时可辨作风,或以风作主祟,而夹热夹寒夹湿夹燥...
...血络之分”,以及所谓“血与气并行,络脉在运行气血上,应包括气络、血络。气络与血络相伴而行,共同成为气血运行的载体”等说法(见《中医杂志》2005年第8期第566页常业富等“络脉概念诠释”一文),或“经络之络(气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血...
...显然要乘上293/273的系数,这才是20℃的气体体积计算值,如果要具体测量可真是麻烦,稍不注意就误差极大。 在我看来,中医的最大作用在于人体的亚健康时期,诊疗水平提高在于具体案例的虚实判定的准确性,由于受到抨击,显然需要现代科技的诠释,用...
...做人低调体现了一代名医的大家风范,平实、平和、平稳、平凡构成了徐景藩为人、为医、为官、为师的本色人生。大医精诚 奉献病人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不富裕的家中自掏腰包给患者,并安排住院,精心治疗。当患者和家人都需要照顾时,他往往把患者的利益...
...故撰《重编张仲景伤寒证治发明溯源集》(简称《伤寒溯源集》)十卷(1707年)。该书对《伤寒论》传世之条文,重新编订,详加诠释,在论述、析义、辨误、主治等方面,颇见创见,对后世影响很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