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藏象学说(五脏之-肝)_【中医宝典】

...肝位于腹腔,膈膜之下,右胁之内。肝为魂之处,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 木,主动主升,被称为“将军之官”。 肝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又主藏,与人情志活动有关,并促进人体消化和正常运行。故其生理特性可概括为: 肝为刚脏,体阴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4.html

六腑--胃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为精津液,以供养全身。在生理情况下,胃受纳和腐熟功能正常,则食欲旺盛,精津液化生有源。在病理情况下,若胃受纳失常,则见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等症状;若胃热受纳腐熟功能过亢,则见消谷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94.html

阴阳二关系养生_【中医宝典】

...相对,是用来解释自然界现象和人体组织时一种归类方法,不能绝对化,更不能生拉硬扯。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一元论;阴阳学说是二元论,讲是一对一双边关系。中医调理治病养生其实就是从关系论出发,调理人与自然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关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72.html

试析对中医理解中的思维方式_【中医宝典】

...如此,就产生一个两种研究视角转换问题。很明显,既然有为下定义要求,正说明现代人是站在不同于古人角度上考虑问题。随着西方科学日益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视角我们思维方式几乎已经完全被西方同化。而许多中医界同道们为了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921.html

阴阳五行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抑制内在物质性,均属阴。 阴阳学说亦应用於中医学上,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规律。 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甚至男性精液。至於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物质,即身体机能和气。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32.html

中医长寿学说及养生_【中医宝典】

...一长寿学说 中医学养生保健是中华民族发明创造,对于如何通过养生达到长寿目标时,自古以来各家各派说法很多,可称此为长寿学说,主要有四类: 1.“养身莫善于习动”主运动说  早在《周易·干·象传》即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运行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283.html

同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名词。津和均源于饮食水谷精微,同属人体阴液。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转化,互相作用,参与周身体液调节;病理上则互相影响。《灵枢·决》:“营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56.htm

简论中医阴阳五行_【中医宝典】

...作用。如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可引起气滞胸闷咳喘等症状。 肃降即清肃下降意思。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如病邪犯肺,则可使其肃降功能失常,引起咳喘或水湿停留尿少水肿等症。 宣发与肃降这两种功能互相协调,一方面使津液输布于全身,另一方面又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7.html

五癃津液别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阴精之总称也。本篇以溺水,故名为五。《宣明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决篇》曰精脉,其辨有六。又道家曰涕液,其名则七。皆无非五液之属耳。)...

http://qihuangzhishu.com/481/221.htm

简论中医阴阳五行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作用。如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可引起气滞胸闷咳喘等症状。 肃降即清肃下降意思。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如病邪犯肺,则可使其肃降功能失常,引起咳喘或水湿停留尿少水肿等症。 宣发与肃降这两种功能互相协调,一方面使津液输布于全身,另一方面又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70.html

共找到1,166,4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