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关系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学言脏腑必及阴阳而寓五行,论脏腑生克制化又必赅阴阳。健康本质是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动态平衡,而平衡破坏则导致疾病。调节阴阳,以求得机体整体平衡是中医治疗疾病根本原则,所谓“治病必求其本”,“本者,本于阴阳也”。而五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2-4.html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理解_【中医宝典】

...大小和性情,从善如流,君臣能愉快和平共处,既能听从臣子建议,也会有自已判断。国力了如指掌,游刃有余。宰相也能如实向上禀报下面所求所需,并提出合理建议,明君经过慎密考虑,做出决策,下达圣旨,双方各司其位,各当其责。于是令行禁止或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03.html

路志正_走进国医大师路志正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而且加深了医学经文理解和记忆。比如,学习《易经》了解了阴阳变化、消长盈虚规律,更有助于理解和掌握中医阴阳学说。古人有“易与医通”或者叫“医源于易”之说,说就是这种文化同源关系。路志正还拜王步举先生为师,深研《灵枢》、《甲乙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7-0.html

大雪养生要领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大雪已到了“进补”大好时节。说到进补,很多人只是狭义地去理解,认为所谓“补”就是吃点儿营养价值高食品,用点儿壮阳补药,其实,大雪养生大有学问。 从中医养生学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大好时节。说到进补,很多人只是狭义地去理解,...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78.html

中医阴阳学说_【中医宝典】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一对范畴。阴阳最初涵义是很朴素,表示阳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寒暖,方位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49.html

命门者 阴阳之宅——浅议张景岳命门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观点又前进了一步,避免了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阴盛格阳,阳盛格阴情况,这目前中医临床确实有很大指导意义。(作者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100.html

中医爱好者眼中中西医之别_【中医宝典】

...器官、系统物质组合。 五是研究对象上有区别。中医人体生理、病理认识不是从解剖形态出发,而是从功能出发。与动态功能相比较,实体结构形态是不重要。比如说中医讲“脏象”而不讲“脏器”,讲“气”、“阴阳”而不讲“形”,讲“经络”而不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00.html

冷静看待治未病_【中医宝典】

...使之生病,中医典型例子就是“肝可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如何“未病”进行分类和确诊?该怎样制定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不同中医因为辨证方法、流派经验等“未病”诊断和治疗差异性该如何分析?这些标准还有待通过更多实践来得出结论并制定。 “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18.html

整体观念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是中医诊疗疾病一种思想方法。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因素变化,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协调、完整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统一性。用这种从整体...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523.htm

宋玉楚王问评析_【古诗文大全】

...所作所为不为芸芸众生所理解,不足为怪。“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既是诽谤者有力回击,也表现了自己孤傲清高情怀。 宋玉形象,颇有一定代表性。在两千余年封建社会里,除那些身居高位官僚文人或未爬上高位奴才文人之外,绝大多数...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665.html

共找到1,066,3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