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人迎气口诊法与《黄帝内经》的喉手相应诊法不同,此法源于《脉经·脉法赞》,其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日人迎,右日气口。”是以寸口脉的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 人迎气口诊法与《黄帝内经》的喉手相应诊法不同,此法源于《脉经·脉法赞...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4.html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象的形成不仅与心、脉、气、血有关,同时与整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关系亦很密切。 与肺的关系:肺主气,司呼吸。肺对脉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肺与心,以及气与血的功能联系上。由于气对血有运行、统藏、调摄等作用,所以,肺的呼吸运动是主宰脉动的重要因素。...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1.html

人迎气口脉诊的实用价值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根据人迎脉与气口脉所在部位的特点,其在脉诊上的实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人迎位在结喉两旁,迎面正当人的视线,因面颈侧脉动外露,明显易见。根据这一特点,既可作为望诊观察,又可便于用手切按,所以这里的动脉及其穴位,有“人迎”之称。 人迎是足阳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5.html

腹诊推拿疗法_推拿手法_【中医宝典】

...”在临床诊断中亦如一般的诊断方法,即望、闻、问、切。但在腹诊推拿诊断中主要以“腹诊法”为主为先。腹诊亦为“切诊”的一种,但也有部分包括在“望诊”、“问诊”、“闻诊”之内。它在临床上多应用于慢性疾患及部分急性病症的诊断。 (2)腹诊推拿法中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55.html

傣医诊断方法_【中医宝典】

...经过长期实践,傣医药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方面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傣医药诊断疾病的方法有问诊、望诊和摸诊三种。其内容相似于汉族中医药学之望、问、切诊,但理论上有所差异。其方法分别简述于下: 望诊:医者用肉眼观察病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65.html

脉诊_【中医宝典】

...,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中医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刘氏脉诀-肝(胆)脉附:简谈诊脉方法_【中医宝典】

...不在此论。 “工”者,《说文》曰:“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即问诊要讲规矩,要头头是 道,不能乱问,要一问中的。 一句话,开口一问就问到患者痛楚,问到心里! “巧”者,《说文》曰:“技也,从工。”即手上功夫,其它三诊不用手,而切诊 是唯一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85.html

象数层面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之位,沦为草民了。所以,中医的用量重不重要呢?确实很重要!当然这个量更重要的是在数的方面。天津南郊有一位盲医,善治多种疑难病证,远近的许多人都慕名去求医。既然是盲医,当然就不能望而知之,他主要靠问诊和切诊来诊断疾病。疾病诊断出来以后,开什么...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66.htm

切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四诊之一。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者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如脉象的变化,胸腹的软、硬及痞块之有无,皮肤的肿胀及是否平滑,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等。把所得材料与其他三诊互相参照,从而作出相应和...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606.htm

二十八脉及主病之迟脉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如精血衰少,津液耗伤,不能濡养经脉,致血行不畅,往来艰涩的涩脉是涩而无力;痰食胶固,脉道不畅,及血瘀气滞,导致血脉痹阻,则脉涩而有力。 1、缓脉 脉象特征:缓脉有两种意义,一是脉来和缓,一息四至(每分钟60~70次),可见于正常人。亦称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5.html

共找到368,2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