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阐注》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张霞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40年 序 叙 自叙 御定医宗金鉴麻疹 卷一 疹原 轻重 麻疹主治大法 麻疹未出证治 麻疹见形证治 麻疹收没证治 卷二 身热不退 烦渴 谵妄 喘急 咳嗽 喉痛 失音 牙疳 呕吐 泻泄 痢疾 腹痛 衄血...

http://qihuangzhishu.com/276/index.htm

《幼科切要》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王锡鑫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自序 小儿要略论 看小儿病状歌 虎口三关 古人辨色 看危症法 小儿正面 初生门 脐风门 惊风门 胎热门 发热门 感冒门 伤风门 伤寒门 伤暑门 伤食门 咳嗽门 喘急门 咳血门 ...

http://qihuangzhishu.com/294/index.htm

《颅囟经》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佚名、朝代:东汉、年份:公元25-220年 原序 卷上 脉法 病证 惊痫癫证治 疳痢证治 卷下 火丹证治 杂证 ...

http://qihuangzhishu.com/203/index.htm

小儿黄疸化痰退黄法_中医临床中医儿科_【中医宝典】

...痰凝成积,阻塞胆道,因而胆汁外溢,表现为身目俱黄,不甚鲜明,泛吐痰涎,呕逆不已,厌食油腻,食欲缺乏,头重身困,小便色黄,苔白腻,脉弦滑。治当化痰退黄。宜温胆汤加减。痰浊一去则黄疽自消。 例:赵幼。病经3日,初起发热,精神不振,头晕沉重,继...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863.html

小儿黄疸解毒退黄法_中医临床中医儿科_【中医宝典】

...湿热毒邪壅积,不得外泄,故起病较急,突然出现黄疸,遍及全身,伴以高热、烦躁、口渴,小便黄赤,鼻衄,皮肤斑疹,苔黄干燥,舌质红赤,脉象弦数,中医古籍称为“急黄”。此为热毒内迫心营,阴津耗伤的表现-,治宜清热解毒,透邪退黄。可用犀角地黄汤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865.html

小儿黄疸利湿退黄法_中医临床中医儿科_【中医宝典】

...医圣张仲景在《金匱要略》一书中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由于湿困中焦,湿从热化,则湿热交蒸,由脾胃而熏蒸肝胆,胆热液泄,从而出现面目、皮肤发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多有发热烦急,纳呆呕逆,倦怠无力,皮肤瘙痒,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溏泄,...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866.html

小儿黄疸疏肝退黄法_中医临床中医儿科_【中医宝典】

...肝胆气郁,疏泄失常,影响胆汁的正常运行和排泄,一旦外溢可引起黄疽,胸胁胀痛,脘腹满闷,恶心,食人不化,小便色黄,大便不调,舌苔白腻或黄厚,舌质微红,脉象弦滑。治当疏肝和胃以退黄。可用茵陈四逆散加减,疏泄肝胆以达退黄的目的。 例:周幼。素肝...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867.html

虚寒泄泻,暖胃温脾_中医临床中医儿科_【中医宝典】

...虚寒泄泻或因先天不足,脾气久虚;或因后天失调,中阳欠运;或因恙后体虚,脾气薄弱;或因便泄日久,脾肾两虚。凡此均须暖胃温脾,以固后天之本。 例:章某,男,2岁。周岁断乳后望壮心切,常令饱食厚味,以致食伤脾、胃,运纳失常。1年来大便多濡,伴...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884.html

宣白承气汤治疗儿科疾病_中医临床中医儿科_【中医宝典】

...宣白承气汤系清·吴瑭《温病条辨》方,由石膏、杏仁、瓜蒌皮、大黄四药组成,用治阳明温病“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实大,肺气不降者”。其立意在于宣肃肺气,通降腑气,导痰热并走肠间,以恢复肺气的功能。 例1:宣降失常,肃肺通腑。 王某,男,5岁。...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885.html

小儿生长发育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儿从成胎、初生到青春期,一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小儿生长发育主要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先天因素与种族、父母、胎儿期状况等有关;后天因素与社会条件、气候、地理、营养、作息、锻炼、疾病、药物等有关。小儿生长发育,是形与神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1-3.html

共找到5,1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