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耵聍即外耳道的黄褐色分泌物。 【耵聍】 (音听宁)又名“耳垢”,即外耳道的黄褐色分泌物,少量耵聍为正常现象。若因风热相搏,分泌物大量增加,可堵塞外耳道而影响听力,称为“耵耳”,即耵聍栓塞。...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80.html

耳鸣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耳鸣即耳中自觉有蝉鸣或其它各种声响者。 【耳鸣】 耳中自觉有蝉鸣或其它各种声响者,叫做“耳鸣”。可分为虚实两种类型。虚证是由于肾阴亏损,“虚火上炎”,常伴有头晕目眩腰痛等症状,诊脉多细弱,如因暴怒伤肝,致肝、胆之火上逆,则耳中暴鸣如钟鼓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85.html

喉风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喉风多因感受风热外邪,肺胃素有积热,致风火相煽,蕴结而成。 【喉风】 本病多因感受风热外邪,肺胃素有积热,致风火相煽,蕴结而成。其症状为咽喉部突然肿痛,呼吸困难,吞咽不适,并伴有痰涎壅盛,牙关拘急,神志不清等。若有牙关紧闭,口噤如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98.html

口疮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口疮多因脾胃积热,也有因体质素虚,虚火上炎而致。 【口疮】 本病多因脾胃积热,也有因体质素虚,虚火上炎而致。其症状是口腔内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样大小的溃烂点。小儿口疮由于疳积所致,则为“口疳”。...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12.html

梅核气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梅核气系因情志郁结,肝气夹痰所致。 【梅核气】 本症系因情志郁结,肝气夹痰所致。其症状为咽喉不红不肿,但自觉咽中有如梅核大小的异物阻塞,吐不出,吞不下。本病相当于癔球。...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17.html

内障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内障指眼珠内部(包括瞳孔及玻璃体以及眼底等部位和眼内组织)的疾患。 【内障】 凡眼珠内部(包括瞳孔及玻璃体以及眼底等部位和眼内组织)的疾患,统称内阵。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列内障凡二十三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19.html

通睛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通睛即一眼或双眼的黑眼珠相对偏于眦侧,有的患者可有复视的症状,以致须偏斜瞻视才能看清东西。 【通睛】 俗名“斗鸡眼”。即一眼或双眼的黑眼珠相对偏于眦侧,有的患者可有复视的症状,以致须偏斜瞻视才能看清东西。多因重病后眼部肌肉受损,而失去眼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39.html

外障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外障指发生在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的眼病。 【外障】 指发生在胞睑(包括眼睑皮肤,肌肉,睑板和睑结膜等)、两眦(包括泪器),白睛(包括球结膜和前部巩膜等部分),黑睛(包括角膜和虹膜等部分)的眼病。局部症状如眼部红赤肿胀,眼多出现胶粘现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42.html

五轮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轮眼科的一种学说。 【五轮】 眼科的一种学说。眠睛由外周向中心可分作“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五个部位,用于说明局部与内脏相关的生理病理,并作为眼疾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肉轮位于上胞(睑)和下胞(睑),胞睑在脏属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44.html

夜盲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夜盲俗称“鸡盲”或“雀目”。 【夜盲】 俗称“鸡盲”或“雀目”。本病起因于脾胃虚弱,导致肝血亏虚或肾阴不足,缺乏维生素A所致。其主要症状是夜晚或在黑暗处视物不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53.html

共找到368,3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