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也。履虎尾而不见咥者,以其“说而应乎乾”也。乾,刚正之德者也。不以说行夫佞邪,而以说应乎《乾》,宜其“履虎尾”不见咥而亨。 (2)言五之德。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1)。 《象》曰:素履之往,...
...伏曼容上表,宜集英儒,删纂雅乐。诏付外详,竟不行。 群臣出入,奏《肃咸之乐》:夤承宝命,严恭帝绪。奄受敷锡,升中拓宇。亘地称皇,罄天作主。月域来宝,日际奉土。开元首正,礼交乐举。六典联事,九官列序。此下除四句。皆颜辞。 牲出入,奏《引牲之乐》...
...在上行,与众同信,顺而丽明,故得“悔亡”也。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1)。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1)履非其位,上承於五,下据三阴,履非其位。又负且乘,无业可安,志无所据,以斯为进,正之危也。进如鼫鼠,无所守也。 六五:悔亡...
...无上下之别。又《大行人》云,上公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掌客》上公饔饩九牢、飧五牢,侯伯饔饩七牢、飧四牢,子男饔饩五牢、飧三牢。又上公豆四十,侯伯三十二,子男二十四。并伯与侯同。又郑注《礼器》“四望”、“五献”据此诸文。与孔传《王制》不同...
...呢?因为天下不如自身珍贵。因争辩一句话而互相残杀,是因为把义看得比自身珍贵。所以说: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 2、贵义: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
...,故近隔乎二刚,未获厥志,是以“先号咷”也。居中处尊,战必克胜,故“后笑”也。不能使物自归而用其强直,故必须大师克之,然后相遇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1)。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2)。 (1)郊者,外之极也。处“同人”之时...
...也。 (1)在贲之始,以刚处下,居於无位,弃於不义,安夫徒步以从其志者也。故饰其趾,舍车而徒,义弗乘之谓也。 六二:贲其须(1)。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1)得其位而无应,三亦无应,俱无应而比焉,近而相得者也。“须”之为物,上...
...女子柔顺方才可爱 【原文】太史公曰:“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大任,而幽王之擒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
...言十二律之长,今依淮南九九之数,则蕤宾为重上。又言五音相生,而以宫生角,角生商,商生徵,徵生羽,羽生宫。求其理用,罔见通途。 及元始中,王莽辅政,博征通知钟律者,考其音义,使羲和刘歆典领调奏。班固《汉书》采而志之,其序论虽博,而言十二律损益...
...監王嘏等勸李勢降晉。入晉後,因受歧視,不復汲汲仕進,乃懷憤裒削舊作,為《華陽國志》。 《華陽國志》十二卷,分為兩大部分,前四卷《巴志》、《漢中志》、《蜀志》、《南中志》為地理之部,所涉及的疆域,北起今陝甘南部,南到今滇南和滇西南邊境,西起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