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郭雍、程至道、许开、周必大、史深大等有考证音训者,凡数十家。原书世多失传,犹赖此以获见一二,亦不可谓非仲举之功也。朱彝尊称此书尚有宋椠本在长洲文氏,後归李日华家。正集之外,尚有《外集》十卷、《别集》一卷、附《论语笔解》十卷。此本止四十卷...
...《序志》是《文心雕龙》的最后一篇,也就是本书的序言。本篇对作者写《文心雕龙》一书的目的、意图、方法、态度,特别是它的指导思想和内容安排等。都分别作了说明,因此,是研究《文心雕龙》全书和作者思想的重要篇章。 全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命名...
...天地之大德曰生,吾人体天地之心以为心,而知大德在生,则操救生之术,而传救生之方,此先辈《大生要旨》及《达生编》等书,所由刻以行世也。令春亭王君好生是念,乃复悉心搜采,加意鉴别,收集产科、儿科历试历验诸良方,捐资付手民镂板,以广集传,而问序...
...适惟宜手其《推求师意》上下卷来示,且再拜请序。予展诵之,见其所论,阴阳变状,并所原病脉,以酌厥剂者,直下膜见,参《素》、《难》以出玄。详其所着,知其为丹溪未竟之意,其门人戴元礼者阐之,编而次其意者石山,校而寿其意者惟宜也。喟曰∶甚矣!医理之艰...
...《广林》序〔1〕 《隋志》:梁有《广林》二十四卷,《后林》十卷,虞喜撰,亡。《唐志》《后林》复出,无《广林》〔2〕。杜估《通典》引一节〔3〕,书实尚存;又多引虞喜说,大抵襍论礼服或驳难郑玄,谯周,贺循〔4〕,与所谓《广林》相类。又有称《释...
...六七昼夜,而且极少遇难漂流。这导致日唐之间交通频繁,日本僧人的入唐比在遣唐使时代更加容易。敬龙便是这些僧人中的一个。他学成归国时,韦庄为他写诗送行。 全诗只在“送归”上落笔,体现了对异国友人的关心与惜别之情。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昺等奉敕校定 序解 [疏]正义曰:案《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张栻理学上承二程,推崇周敦颐《太极图说》,以“太极”为万物本原,主张格物致知,知行互发。在知行关系上他认为“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盖致知以达其行,而行精其知”(《论语解·序》)。曾...
...天而病之,国不幸也!然遐叔身甚病而心甚壮,文益瞻而才不竭,则前路逸气,讵可度矣?他日继於此而作者,当为《後集》。及常游公之藩也久,故录其述作之所以然著於篇。」) ◇ 送孟评事赴上都序 孟子以乡举秀才,射策甲科,二十年矣。同时中杨叶者,今或...
...当为陆地仙矣。言讫不见。至今不轻传,予家男女口授于姻戚亦未必全。兹因吴老师、陈宗师、冯年兄、刘年弟、裴年弟诸公屡求此书,于是启仙师手笔以付诸公,名为《陆地仙经》。愿我同调之士谨遵而行之,广而传焉,则仙师仁人之意溥矣。赐进士第加太保兼太子太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