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也。履虎尾而不见咥者,以其“说而应乎乾”也。乾,刚正之德者也。不以说行夫佞邪,而以说应乎《乾》,宜其“履虎尾”不见咥而亨。 (2)言五之德。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1)。 《象》曰:素履之往,...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1),巽而止,蛊(2)。蛊,元亨而天下治也(3)。“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4)。 (1)上刚可以断制,下柔可以施令。 (2)既巽...
...《说文解字》第一卷 1、《说文解字》之《序》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一 《说文解字》第二卷 2、《茻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二 3、《蓐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二 4、《草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二 5、《屮部》原文-出自《...
...,句町。 121、地理志上:巴郡,户十五万八千六百四十三,口七十万八千一百四十八。县十一:江州,临江,枳,阆中,垫江,朐忍,安汉,宕渠,鱼复,充国,涪陵。 《地理志下》 1、地理志下:武都郡,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二十三万五千五百六十。县...
...故曰复阳也。《东观汉记》曰:朱祐少孤,归外家复阳刘氏。山南有淮源庙,庙前有碑,是南阳郭苞立。又二碑,并是汉延熹中守、令所造,文辞鄙拙,殆不可观。故《经》云东北过桐柏也。淮水又东径义阳县,县南对固成山。山有水,注流数丈,洪涛灌山,遂成巨井,...
...,上服通天冠、绛纱袍,乘辇至大次,礼部侍郎奏中严外辨,礼仪使奏请皇帝行事。上服衮冕,步至小次,升自午阶。天步所临,皆藉以黄罗,谓之“黄道”。中贵一人,以大金合贮片脑迎前撒之。礼仪使前导,殿中监进大圭。至版位,礼直官奏:“有司谨具,请行事。”...
...屈,入北苑中。历诸池沼,又南径虎圈东,魏太平真君五年,成之以牢虎也。季秋之月,圣上亲御圈上。敕虎士效力于其下,事同奔戎,生制猛兽,即《诗》所谓袒裼暴虎,献于公所也。故魏有《捍虎图》也。又径平城西郭内,魏太常七年所城也。城周西郭外有郊天坛,坛...
...万事,失在眊悖,故其咎眊也。王者自下承天理物。云起于山,而弥于天;天气乱,故其罚恆阴,一曰:“上失中,则下强盛而蔽君明也。”《易》曰:“亢龙有悔,贵而亡位,高而亡民,贤人在下位而亡辅。”如此,则君有南面之尊,而亡一人之助,故其极弱也。盛阳动...
...,其道“凶”也。行险而不能自济,“习坎”而入坎窞,失道而穷在坎底,上无应援可以自济,是以“凶”也。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1)。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1)履失其位,故曰“坎”。上无应援,故曰“有险”。坎而有险,未能出险之中也...
...紀一 世祖光武皇帝 世祖光武皇帝,〔一〕高祖九世孫,承文、景之統,〔二〕出自長沙定王發,〔三〕定王生舂陵節侯。〔四〕舂陵本在零陵郡,節侯孫考侯以土地下濕,〔五〕元帝時,求封南陽蔡陽白水鄉,因故國名曰舂陵。〔六〕類聚卷一二皇考初為濟陽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