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撰人。《唐志》有刘向《五经通义》九卷,然唐以前,记传无考。 班固承建初之诏,作《白虎通义》;《儒林传》称《通义》,固本传称《通德论》,后人去义字,称《白虎通》,非是。应劭愍时流之失,作《风俗通义》。 盖章句训诂,末流浸失,而经解论议家言,...
...◎丹论诀旨心照五篇 ──南阳张玄德撰 △旨叙诀第一 《参同契》云:诸术甚众,条有万余。即知大丹之妙,唯铅汞二物为至药也,非用四黄八石。若大丹有石药之气入二物中。即有大毒。凡言死水银固生人,即须阴阳之炁,水火结成为大丹,服之即长生。若用矾石...
...苑囿 周灵囿。文王囿也。《诗》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毛苌注云:“囿,所以域养禽兽也,天干百里,诸侯四十里。灵者,言文王之有灵德也。灵囿,言道行苑囿也。”孟子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住焉,与民同...
...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风俗通》曰:“府,聚也。公卿牧守府,道德之所聚也。藏府,私府,财货之所聚也。寺,司也,庭有法度,今官所止皆曰寺。”《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於其内。” 冬,王使凡伯来聘。还,戎伐之于楚丘以归。传言凡伯...
...期而共伐纣。○孟津,地名也。作《泰誓》三篇。渡津乃作。 [疏]“惟十”至“三篇”○正义曰:惟文王受命十有一年,武王服丧既毕,举兵伐殷,以卜诸侯伐纣之心。虽诸侯佥同,乃退以示弱。至十三年纣恶既盈,乃复往伐之。其年一月戊午之日,师渡孟津,王誓以...
...而无续也。 恢国篇第五十八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此言颜渊学於孔子,积累岁月,见道弥深也。《宣汉》之篇,高汉於周,拟汉过周,论者未极也。恢而极之,弥见汉奇。夫经熟讲者,要妙乃见;国极论者,恢奇弥出。恢论汉国在百代之上,审矣。...
...1、《说符》原文-出自《列子》 2、《杨朱》原文-出自《列子》 3、《力命》原文-出自《列子》 4、《汤问》原文-出自《列子》 5、《仲尼》原文-出自《列子》 6、《黄帝》原文-出自《列子》 7、《天瑞》原文-出自《列子》 8、《周穆王》...
...学津》本。) 《渑水燕谈录》十卷。(宋王辟之。知不足斋本。) 《靖康传信录》三卷。(宋李纲。海山仙馆本,李调元刻《函海》本。)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十卷。(宋李心传。聚珍本,福本,《函海》本。) 《大金吊伐录》四卷。(金阙名。守山阁本,...
...《玉杯》 1、玉杯:《春秋》讥文公以丧取。难者曰:“丧之法,不过三年。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今按经,文公乃四十一月方取。取时无丧,出其法也久矣。何以谓之丧取。”曰:春秋之论事,莫重于志。今取必纳币,纳币之月在丧分,故谓之丧取也。且文公以秋祭...
...1、《文公》原文-出自《春秋左传》 2、《桓公》原文-出自《春秋左传》 3、《隐公》原文-出自《春秋左传》 4、《哀公》原文-出自《春秋左传》 5、《定公》原文-出自《春秋左传》 6、《僖公》原文-出自《春秋左传》 7、《闵公》原文-出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