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聚”学校。 三月二十六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八日《京报副刊》。 〔2〕应为二百多人。参看本卷第265页注〔6〕。 〔3〕“康党” 指清末参加和赞同康有为等变法维新的人。 〔4〕“革党” 指参加和赞同孙中山...
...将来。 我对于木刻的绍介,先有梅斐尔德(Carl Meffert)的《士敏土》之图;其次,是和西谛〔15〕先生同编的《北平笺谱》;这是第三本,因为都是用白纸换来的,所以取“抛砖引玉”之意,谓之《引玉集》。但目前的中国,真是荆天棘地,所见的...
...见其国之风土景物。 诗人情性。与夫著作旨趣之一斑云。 【注解】 〔1〕《译丛补》 收鲁迅生前发表于报刊而未经编集的译文三十九篇辑成,一九三八年编辑《鲁迅全集》时列于《壁下译丛》之后,编入第十六卷。一九五八年出版《鲁迅译文集》时,又补入后来...
...法律第九万三千八百九十四条,治以“误解真相,惑世诬民”之罪了。但因为文中用有“大概”二字,可以酌给末减〔5〕:这两个字是我也很喜欢用的。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语丝》周刊第五期。 〔2〕 玄同 钱玄同。一九○八...
...豫兆……” 出书不久,华斯珂普(F.K.Weiskopf)〔7〕也就给以正当的批评: “唆罗诃夫的《静静的顿河》,由我看来好像是一种 豫约——那青年的俄国文学以法兑耶夫的《溃灭》,班弗罗夫的《贫农组合》,以及巴贝勒的和伊凡诺夫的小说与传奇等...
...故事》,后经杨臣诤增订,改题今名。全书用四言韵语写成,每句一故事,两句自成一联,按通行的诗韵次序排列。 〔14〕据作者一九三五年九月八日写的《给〈译文〉编者订正的信》(现编入《集外集拾遗补编》),这个被译为“头儿”的字,源出犹太语,应译为“...
...资本主义社会,有闲阶级,就是有钱阶级。” 〔3〕《癸辛杂识》 笔记集,共六卷,南宋周密著。《小说旧闻钞》再版时,在“水浒传”篇补入此书所录的龚圣与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 〔4〕《曲律》 戏曲论著,四卷,明代王骥德著。《小说旧闻钞》再版时,从此书...
...。旧时每年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庙会期间,设有很多临时性的古玩玉器摊。 〔19〕“打落门牙” 参看本卷第155页注〔17〕。 〔20〕“交臂失之” 语出《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21〕陈西滢在《做学问的工具》里颂扬芮恩施...
...一九一八年公布。一九三○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将它改名为“注音符号”,重新公布。 〔4〕罗马字拼音参看本卷第79页注〔3〕。 〔5〕《诗韵》指供写诗用的一种韵书,按字音的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分类排列。 ...
...不含利害关系的文章,当在将来另一制度的社会里。我以为他这话却还是对的。 四月二十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五月七日《语丝》第四卷第十九期。 〔2〕“文艺的分野”当时创造社同人的常用语。如《文化批判》第二号(一九二八年二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