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月十五上元节为题材的诗词,历来首推初唐苏味道的《上元》诗,其次则以北宋的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和周邦彦《解语花·上元》、南宋的李清照《永遇乐》和辛弃疾《青玉案》等词为代表作。柳永、欧阳修等虽亦有词,皆不及上述诸作脍炙人口。苏味道诗写...
...评议时皆不知其典故,后来拆封放榜后知道是苏轼所作,欧阳脩便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脩翻查后仍找不到,再次询问苏轼,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
...遂识之尔。 唐龙兴七祖堂颂〈天宝十年〉 右《龙兴寺七祖堂颂》,陈章甫撰,胡霈然书。霈然笔法虽未至,而媚熟可喜。今上党佛寺画壁,有霈然所书,多为流俗取去,匣而藏之,以为奇玩。余数数于人家见之,其墨迹尤工,非石刻比也。 唐明禅师碑〈天宝十年,...
...枚乘作《七发》,创意造端,丽旨腴词,上薄《骚》些,盖文章领袖,故为可喜。其后继之者,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崔骃《七依》、马融《七广》,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张协《七命》之类,规仿太切,了无新意。傅玄又集之为《七林》,使人读未...
...阴收其利,又自元�三年十月后来,始于法外擅立随船点检一条,自此商贾不行,公私为害。今若依《编敕》放行,不惟纲梢自须投务纳税,如前状所论,而商贾坌集于京师,回路货物,无由复入,空纲揽载,所获商税必倍,此必然之理也。 申明扬州公使钱状 元�七年...
...这首诗评论了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歌》描绘了开阔壮美而又和平安定的草原风光,有豪放刚健、粗犷雄浑的格调。元好问重视民歌,前两句他肯定、推崇这首民歌慷慨壮阔深厚的气势,推举它不假雕饰而浑然天成。 后两句点出了中原文化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
...门人龙榆生于1933年汇编为《彊村遗书》出版。其中包括足本《云谣集杂曲子》1卷,《词莂》1卷,《沧海遗音集》13卷等多种。朱孝臧选《宋词三百首》突出选格律派的作品,以吴文英名列第一,计二十四首;周邦彦次之,凡二十三首;姜夔再次,录十七首。而...
...:牛虽瘠,偾于豚上。偾,仆也。偾,佛问切,又音愤。)事同拾芥,力易摧枯。杪忽蜂腰,虚见辱于齐斧;(《易·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子夏传及众家并作“齐斧”。张轨云:齐斧,盖黄铖斧也。张晏云:整齐也。齐,侧皆切。)突梯鼠首,滥欲寄于旄头。(旄...
...国语辞典 頭七。俗稱人死後的第七天為「首七」。 紅樓夢.第十三回:「可巧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先備了祭禮遣人來。」...
...案情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