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可道非道”怀疑主义认识论_道家_【文学360】

...老子认识论总体上属于怀疑主义不可知论。老子开篇讲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是,作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东西。对“道”进行描绘空虚无形而又用之不尽,隐没不显而又实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9.html

三百八 十八_太平广记

...左右两翅。诸鬼皆辟易而退,且曰“陆大夫至矣。”巫者亦惊曰“陆大夫来。”即命致酒食于庭。其首俯于筵上,食之且尽,乃就饮其酒。俄顷,其貌頳然,若有醉色。遂飞去,群鬼亦随而失。后数日,回疾愈。(出宣室志) 唐代做过宰相李回,小时曾得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827.html

老子·道经·第二评析

...不同对立概念使用不同动词。 在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无为”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对立和转化,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具体运用。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8.html

后记_老子道德经校释

...四十五“躁胜寒”,据诗汝坟释文“楚人名火曰燥”。五十五“终日号而不嗄”,据庄子庚桑楚篇司马彪注“楚人谓唬极无声曰嗄”。七十“披褐怀玉”,据淮南子齐俗训注“楚人谓袍为短褐大布”。此类之例,详各章,阅者察之。 ()本书初稿成时,承...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9.html

第二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当与魂部并收。老子异俗篇“我独闷闷”,与“昏”协。顺化篇“其政闷闷”,与“醇”协(唐韵四声正二十六慁)。又一,江有诰以“牢”非韵。谦之案“牢”,古音读若厘。江永古韵标准平声十一部曰“牢,郎侯切。按牢,古音如此,故释名云‘留,牢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6.html

卷二 卿大夫四_孝经注疏

...[疏]正义曰次诸侯之贵者即卿大夫焉。“卿,章也。”白虎通“卿之为言章也,章善明理也。大夫之为言大扶,扶进人者也。故传云进贤达能谓之卿大夫。”王制“上大夫,卿也。”又典命“王之卿命,其大夫四命。”则...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879.html

导论_老子集注

...老子这本书,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历史了。历史上对它解释可以汗牛充栋。仅仅这个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本“有趣”书。 但本文力图从一个崭新角度,即结合政治学角度重新认识这部古老作品。作者对于这个挑战当然是有充分认识。但作者同时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老子新说_道家_【文学360】

...周景王时,曾任建设大臣“司空”、主笔周朝变法纲领;死于周敬王时,曾适楚、离周去秦问祖归宗。 老子生于公元前570年左右,约比孔子大二十岁,是老师。老聃是王族,左传·定公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1.html

老子思想“视若刍狗”一视同仁主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思想中有平等观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意是天地大慈大悲不存在偏爱之心,把万物看作草扎狗;圣人也不存在偏爱之心,将百姓视为草扎狗。老子并非主张视民众为粪介,而是主张政府对民众不带感情偏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7.html

三百二 十二_太平广记

...佛门大戒,现在后悔极了,请救救我吧!”皇甫恂问“我怎么能救得了你呢?”胡辨“你为我抄一部金光明经,再为我在城里造一个刻着经文石柱,那我就可以投胎做一个畜牲了。”皇甫恂很难过地答应下来。然后回到大殿,把刚才所见所闻给婶子听。...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821.html

共找到1,105,1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