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八读解

...本章承接上一发挥“为下不倍(背)”意思。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也有“不在其位,下谋其政”(论语·泰伯意思。归根结底,其实还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问题。 此外有一点值得注意是,这里所引孔子的话否定了那种“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77.html

第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上贤,使民不争; 严可均曰各本“上”作“尚”。 罗振玉曰敦煌本作“不上宝”。 谦之案作“上”是也。“宝”字疑误。“上”与“尚”同。淮南齐俗训“故老子曰‘不上贤’者,言不致鱼于木,沉鸟于渊。”引亦作“上”,与景龙、敦煌、遂州诸本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9.html

向秀历史思想

...完整文集传世,但在当时却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庄子注,时人称此注“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晋书·向秀传)。吕安见后叹为“庄周不死矣”。向秀还著有周易注,传称“...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737.html

第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 谦之案文子上德篇引“功成、名遂、身退,天道然也。”淮南道应训“故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亦均有“也”字。又“身退”,开元御注本作“身○”。字鉴曰“○,‘却也,从月从◆,从◆。’俗作退。” 「音韵」此江氏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5.html

第三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此言世风之日漓也,道德仁义递降,而以礼为治民。三千三百皆所以约束整齐其民,由忠信之既薄,而礼为治国之首。乱,治也。老子言礼,故孔子问礼。 谦之案宋说辨矣,然未明学术源流,以“乱”训“治”。证之经文六十四“治之于未乱”,则“治”“乱”对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4.html

第四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此章亦言“有”“无”,则“天下万物”,当作“天地万物”,于义为优。 「音韵」此江氏韵读、姚文田、奚侗无韵。邓廷桢、陈柱、高本汉动、用韵,是也。案孔广森诗声类(四)阳声四东、钟、江合为一部,并收“动”“用”二字,引老子“反者道之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6.html

烽话五则-出自集外集_【鲁迅全集】

...。这里往往也是官僚政客“避难”地方。 〔4〕 无为即无不为 语出老子第三十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02.html

第五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史记酷吏列传、后汉书东夷传引并作“法令”。“物”字盖涉上文“奇物”二字而误。“法令滋彰”与“上食税之多”,及“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均可代表老子之政治主张,非仅反对珍好之物而已。又“彰”,傅、范作“”,范下有“而”字,赘。 故圣人云“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3.html

苏轼故事苏轼与高俅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轼水浒传第二回讲述太尉高俅发迹史,原本是开封府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在临淮州住了几年后,经人介绍,来到京城金梁桥下开生药铺董将士家,董将士...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66.html

道家教育思想_道家_【文学360】

...根本否定教育作用,故主张“绝学”(第二)。如果说也赞成有某种教育,那就是“行不言之教”(第二)。“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教育。 老子主张消灭文化教育,其阶级倾向是很明显...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7.html

共找到1,101,8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