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六评析

...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6.html

第二十六_宋史

...表第二十六第二十六第二十六 宗室世系二十一 表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818.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三评析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勇与柔相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同样是勇,利与害大相径庭。老子的主张是很明确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6.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七评析

...本章所讲的内容,重在要求人们尤其是圣人要恪守“无为而治”的原则,说明有道者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9.html

老子无为哲学思想的时代背景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但是老子生平行踪幽隐,而且的姓名与生卒时间都各有见解,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最主要的是根据所流传下来的言论来了解的思想精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先世为宋国亡殷遗民,本人移居苦县,苦现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0.html

第五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十,此复出。 谦之案罗卷“恃”误作“怅”,严本“谓”作“为”。又唐李约本无“长而不宰”句。 「音韵」此江氏韵读畜、育、熟、覆韵(幽部),有、恃、宰韵(之部)。武内义雄、陈柱有、恃、宰、德韵。邓廷桢曰“有、恃、宰皆之、咍部字,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7.html

老子·道经·第十四评析

...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悟出了“道”性。下一紧接着对此作了阐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5.html

天下的解释_天下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国语辞典 古代中國境內區域。 書經.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 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天下同名同姓也最多,怎見得便是我謀害你丈夫?這又出奇了!」 中國的政權。 論語.泰伯「泰伯其可謂...

http://hanwen360.com/c/306254.html

第二十六回_汉代宫廷艳史

...发恨道“小小年纪,竟有如此主张。等长大,我的一条老命,还想活么?”想了一会,即将少帝拘入永巷,决计另行择人嗣立。当下发出一道敕书,她“少帝忽得怪疾,不能治事,应由朝臣妥议,改立贤君。”这些事情,本是丞相责任。审食其固然以吕太后之命...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461.html

第二十六_法苑珠林

...。除惑见理。戏心犹在。自非位登十地行满三只。奚能永断习因感兹胜报也。 引证部第二第一天趣中。依婆沙论云。亦有生处得智知心等。然微细故不别说之。如上天报中已具之。亦同下傍生鬼趣中述。故婆沙论云。所以者何。非田器故。 有胜睹相闻语智等。所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323.html

共找到700,3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