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中庸之常政,兴周召之遗业,亲日仄之兼听,则下走其庶几愿竭区区,底厉锋锷,奉万分之一。(《汉书·萧望之传》) ◎ 胡常 常,清河人。师事尹更始。元帝时议郎,鸿嘉中为青州刺史。 ◇ 与翟方进书 窃闻政令甚明,为京兆能,则恐有所不宜。(《汉书·...
...因此须先实际表示诚意。”(据一九三三年五月十七日《大晚报》) 〔5〕 “好读书不求甚解” 语见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除复重,定著十八篇,分六十四卦著之日辰,自甲子至於壬子,凡五子,故号曰《五子》。(《初学记》二十一) 段嘉,即京房所从受《易》者也,见《儒林传》及刘向《别录》。(《汉书·艺文志》注) 五十八篇。(《尚书·尧典·正义》) 虞夏书。(《尚书...
...孔灵符《会稽记》序〔1〕 孔灵符《会稽记》,《隋书》《经籍志》及新旧《唐志》皆不著录。《宋书》《孔季恭传》〔2〕云:季恭,山阴人。子灵符〔2〕,元嘉末为南谯王义宣〔4〕司空长史,南郡太守,尚书吏部郎。大明初,自侍中为辅国将军,郢州刺史。入...
...宫、中宫。(《汉书·哀纪》,又见《孝元傅昭仪传》。) ◇ 罢乐府官诏(绥和二年六月) 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声兴。夫奢泰则下不孙而国贫,文巧则趋末背本者众;郑卫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孔子不云乎...
...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众可立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 直按:娄敬进说,见《汉书》本传。《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雍州》,亦叙娄敬、田肯两事。 又田肯贺高帝曰:“陛下治...
...有《传》十三篇。(《汉志》在儒家,本注曰:「高祖与大臣述古语及诏策也。」) ◇ 重祠诏(二年) 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汉书·郊祀志》上) ◇ 立吴芮为长沙王诏(五年二月) 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
...始元四年七月) 比岁不登,民匮於食,流庸未尽还。往时令民共出马,其止勿出。诸给中都官者,且减之。(《汉书·昭纪》) ◇ 举贤良文学诏(始元五年六月) 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传《》、《论语》、《尚书》,...
...百病之长也”以下至“此病之次也”数段甚合。然则传其所胜者之为次传,经有明文,乃病传之定例,《难经》原文必不误,后人传写误耳!《千金方》卷七,经云次传、间传是也,亦其一证。又《难经》于间传言如环无端者,乃就一脏之传其所生而卒言之,与《素问》本...
...自守。(《史记·南越王尉佗传》、《汉书·两粤传》) ◇ 下令国中 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皇帝,贤天子也,自今以后,去帝制黄屋左纛。(《史记·南越王尉佗传》,又见《汉书·两粤传》,以后作「以来」。) ◇ 上文帝书 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