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先生积多年仲景学说的教学、研究,编著了《金匮要略新义》(图表注释),由新医书局出版。书的封面及其扉页,分别由其同道、诗友秦伯未、严苍山先生题写书名,学术特色仍以“图表注释”为主。无言先生针对世传《金匮要略》原文,在理顺经文之错乱、伪文...
...化,及普所说,但后人合之,无从别耳,亦以补普书不备也)。案《列仙传》云:方回,炼食云母。《抱朴子·仙药》云:云母有五种,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宜以春服之。五色并具,而多赤者,名云珠。宜以夏服之。五色并具,而多白者,名云液,宜以秋服之。...
...《神农本草经》莨荡子味苦寒。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多食令人狂走。久服轻身,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一名横唐。生川谷。《名医》曰:一名行唐,生海滨,及壅州,五月采子。案《广雅》云:(上艹下恐)萍,(上艹下阆)(上艹下砀)也...
...台湾省外)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于品种,总计达12807种。 中药品种的不断发展,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是中药品种从《神农本草经》的365种,发展到《本草纲目》的1892(1897)、《本草纲目拾遗》的2600余种,并不是简单地数目...
...干姜,苦参荠实,神农无毒,生野田,五月五日采阴干,治腹胀(《御览》)。《名医》曰:一名大荠,生咸阳,四月五月采,暴干。案《说文》云:蓂,析蓂,大荠也;《广雅》云:析蓂,马辛也;《尔雅》云:析蓂大荠;郭璞云:荠叶细,俗呼之曰老荠,旧作菥,非。...
...(三钱) 粳米(三钱)共煎汤三盅,分三次温服下。复诊 将药分三次服完,表里之热分毫未减,脉象之洪长有力亦仍旧,大便亦未通下。此非药不对证,乃药轻病重药不胜病也。夫石膏之性《神农本草经》原谓其微寒,若遇阳明大热之证,当放胆用之。拟即原方去连翘...
...由于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使整体生理学研究,尤其是各种特殊条件下(如劳动、运动、高空、高原、潜水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生理学向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以及向宏观的整体水平加快扩展,是当今发展的总趋势。...
...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这就是药治要与食治结合起来。尤其在应用猛药时,要注意饮食成分的全面完整。这和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是完全吻合的。书中并指出一些饮食调理、饮食宜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具体方法。《黄帝内经》中所载方剂,一半以上含...
...关脉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首次对中医脉学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奠定了中医脉学基础。其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如下: 1.确立脉象指下标准 《脉经》第一次系统论述各种脉象,总结归纳脉象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
....萆薢、川萆薢、绵萆薢(生用,长于祛风湿)2.粉萆薢(生用,长于利湿浊)【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方剂举例】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萆薢、益智仁、石菖蒲、乌药。治小便时下白,凝而如油,澄下如膏。【文献摘录】《本草纲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