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纪程告白-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木刻纪程告白〔1〕 一、本集为不定期刊,一年两本,或数年一本,或只有这一本。 二、本集全仗国内木刻家协助,以作品印本见寄,拟选印者即由本社通知,借用原版。画之大小,以纸幅能容者为限。彩色及已照原样在他处发表者不收。 三、本集入选之作,...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49.html

<自选集>自序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_【鲁迅全集】

...自选集自序 我做小说,是开手于一九一八年,新青年〔2〕上提倡“文学革命”〔3〕的时候的。这一种运动,现在固然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陈迹了,但在那时,却无疑地是一个革命的运动。 我的作品新青年上,步调是和大家大概一致的,所以我想,...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61.html

农桑辑要·典训·农功起本译文及注释

...儿童时代,就喜欢模仿种植农作物麻麦等作为游戏。及至长大成人,便非常喜爱农耕种植。他常观察周围的土地适宜种植什么,凡适合种植五谷的,便马上垦耕播种。百姓们都以他为榜样(热爱农业生产),为此帝尧便起用他为‘农师’。” 汉书·食货志:“后稷开始...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5522.html

万俟咏作品特点

...万俟咏词作,曾自编成集,分“雅词”、“侧艳”二体,取名为“盛萱丽藻”。后又删去“侧艳”一体,再编成集,另分“应制”、“风月脂粉”、“雪月风花”、“脂粉才情”、“杂类”五体,周邦彦、田为均为其作序,周邦彦取名大声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76.html

饥馑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饥馑译者附记〔1〕 萨尔蒂珂夫(Michail Saltykov 1826—1889)是六十年代俄国改革期〔2〕的所谓“倾向派作家”(Tendenzios)〔3〕的一人,因为那作品富于社会批评的要素,主题又太与他本国的社会相密切,所以...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59.html

卷六十三_全汉文

...自守。(史记·南越王尉佗传汉书·两粤传) ◇ 下令国中 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皇帝,贤天子也,自今以后,去帝制黄屋左纛。(史记·南越王尉佗传,又见汉书·两粤传,以后作「以来」。) ◇ 上文帝书 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006.html

鱼的悲哀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一切的同情,和荷兰人蔼覃(F.Van Eeden)〔2〕的小约翰(Der Kleine Johannes)颇相类。至于“看见别个捉去被杀的事,在我,是比自己被杀更苦恼,”〔3〕则便是我们在俄国作家的作品中常能遇到的,那边的伟大的精神。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70.html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原文-出自二心集_【鲁迅全集】

...胡也频(1905—1931),福建福州人,作品有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等。冯铿(1907—1931),原名岭梅,女,广东潮州人,作品有小说最后的出路红的日记等。殷夫(1909—1931),即白莽,一名徐白,浙江...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49.html

后记(五)-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朗读自己的作品,并且是“绥拉比翁的兄弟们”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于文学是颇为尽力的。革命前原是布尔塞维克,后遂脱离,而一切作品,也终于不脱旧智识阶级所特有的怀疑和冷笑底态度,现在已经被看作反动的作家,很少有发表作品的机会了。 洞窟是从米川...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11.html

逃名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_【鲁迅全集】

...,就是作家。于是比较自爱的人,一听到这些冠冕堂皇的名目就骇怕了,竭力逃避。逃名,其实是爱名的,逃的是这一团糟的名,不愿意酱在那里面。 天津大公报〔4〕的副刊小公园,近来是标榜了重文不重名的。这见识很确当。不过也偶有“老作家”的作品,...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37.html

共找到472,1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