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1055年)宋代医家。字敏之。并州榆次(今属山西)人,后迁卫州(今河南汲县)。中进士,历任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因母病兼习医书,医术日精。曾校刊古医书,并撰有《素问误文阙义》一卷、《伤寒类要》(一作《伤寒类纂》)四卷,均佚...
...清末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藏书甚富,医书尤多,半为其祖敬轩、父履安手录。以四十年临证经验,广采诸家验方,编成《疑难急证简方》四卷(1895年)。收入《珍本医书集成》。...
...旧本皆作来见。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真脏未见,来字当作未字之误也。若人一呼五六至。呼,旧本皆作息。新校正云:按人一息脉五六至,何得为死?必息字误,息当作呼。...
...明代医家。字宗衡,号月溪。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家世业医。式初习举子业,兼涉医书,后专攻医学,方精是术。尝谓“可以言传者,药之名也;可以意得者,方之义也。”如仅知药名,不解方义,必误病家。为学医启蒙之需,撰《释方》四卷(1547年),...
...中西医解剖生理而厘订之。同年集《医意》(一名《医意初编》)两卷。尚有《医医琐言》两卷(1897年)。以上四书,合刊为《奉天徐氏铁如意轩医书四种》(一名《锦县徐氏医书四种》)。...
...医悟融会群经,贯穿百家,不为名言高论而义理自着,以视夸大其言而不适于用者,奚啻霄壤!医读平易简要,可为中人以下说法,要非熟读群书,通晓方药者,不能为此。正本书辨论古方铢量权衡,甚为详悉,以及唐宋医局官制医书本草汤液脉病,并有卓见。亦好古...
...综合性医书。一卷。秋田散人撰,撰年不详。本书以论述杂症为主,首列提纲,次分风、寒、暑、湿、燥、火、脾胃、气、血、痰、虚、妇人共十二门。扼要地叙述多种常见病证的病因、脉证及治疗大法,但不介绍具体治疗方剂,后编入《三三医书》中。...
...综合性医书。一卷。秋田散人撰,撰年不详。本书以论述杂症为主,首列提纲,次分风、寒、暑、湿、燥、火、脾胃、气、血、痰、虚、妇人共十二门。扼要地叙述多种常见病证的病因、脉证及治疗大法,但不介绍具体治疗方剂,后编入《三三医书》中。...
...余知”;“气收”下无“聚”字“气泄”上无“腠理开”三字;“忧”作“惊”。新校正云:“按《太素》惊作忧。”与此正合。又注“伤魄”、“魄伤”二“魄”字,原钞作“魂”,原校作“魄”。按经文云:“肺藏气,气舍魄”。又云:“肺在志为忧。”作“伤魄”亦合...
...《素问》林亿新校正云:按,王冰不解所以名《素问》之义及《素问》之名起于何代。按,《隋书·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甲乙经》序,晋·皇甫谧之文巳云:《素问》论病精辩。王叔和,西晋人,撰《脉经》,云出《素问》、《针经》。汉·张仲景撰《伤寒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