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
...(《灵枢·经脉篇》此章与经络类第二章同出一篇,义有相贯,所当互考。)黄帝曰∶肺,手太阴也。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如《阴阳应象大论》曰∶在变动为握为哕之类,即此之谓。肺脉起于中焦,循胃口上膈属肺,故病如此...
...《内经》一十九条,实察病机之要旨,末言“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以答篇首“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之旨,总结一篇十九条之要法,此正先圣心传妙旨。刘河间略其颠末,遗此一十六字,独取其中十九条病机,着为《原病式》,偏言盛气实邪,...
...狂互引颠者,又言颠疾为狂者,此则又皆狂颠兼病。今病有妄言妄走顷时前后僵仆之类,有僵仆后妄见鬼神半日方已之类,是以颠狂兼病者也。(《纲目》)经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盖狂者狂言妄动,逾垣上屋,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詈不避亲疏,而自高贤,好歌乐...
...忽惊忙,此为损心气,不疗转加伤。(《五脏论》)夫心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盛则血脉虚少而多恐畏,情绪不乐,心腹暴痛,时唾清涎,心膈胀满,好忘多惊,梦寤飞扬,精神离散,其脉浮而虚者,是其候也。(《圣惠方》)心虚八证∶惊邪,属心气虚;癫痫,属心...
...凉药者百无一生,信乎否乎?在景岳高手,即或有误,必能自救其偏。而今人如执其说,其不至于杀人者鲜矣!至景岳尚论前人,专驳河间、丹溪。夫河间《原病式》专主用寒,实未免于偏;丹溪谓一水能胜二火,专主养阴,不善学人,亦未免偏胜之弊,景岳议之可也。然...
...卒病指突然发生的急重疾病。 【卒病】 ①指突然发生的急重疾病。《灵枢·岁露论》:“然有卒病者,其何故也。” ②指新病。与旧病相对而言。《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
...似未可硬以节令之时日为界。古人有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是有其科学根据的。当视其具体情况而推断之,庶乎切合实际。此外,尚有广义伤寒,即《难经·第五十八难》中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此皆外感病之总称,均各有其专论。卷中...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序 卷上 脾胃虚实传变论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 脾胃胜衰论 补脾胃泻...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详.二十卷.自医工论至疵靥论,述小儿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论, 论后附方. 萧序 范序 朱序 何序 卷一 医工论 禀受论 初生论 回气论 洗浴论 断脐论 相视寿夭论 初生服药论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