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说近人用先生和君,含有尊敬和小觑的差别意见。我在这文章里正用君,但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笔法〔12〕。现在声明于此,却反而多写了许多字了。十一月十七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卷正经 杜预《春秋左氏传经传集解》三十卷 又《春秋释例》十五卷 何休《公羊传》十二卷 又《左氏膏肓》十卷 范宁《谷梁传》十二卷 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 《汲冢师春》一卷师春纯集疏《左传》卜筮事 荀卿《公子姓谱》二卷一名《帝王历纪谱》 刘炫...
...之所为而终之也。其道相与共功持业。安容言乃天地之元?天地之元奚为于此恶施于人?大其贯承意之理矣。 3、玉英:是故《春秋》之道,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竟内之治。五者俱正,而化大行。 4、玉英...
...、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 《僖公十七年》 1、僖公十七年: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2、僖公十七年:夏,灭项。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桓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此灭人之国,何贤尔?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桓公尝...
...会葬。○复,扶又反。 [疏]“王室”至“会葬”。○释曰:鲁不会葬,则无由得书。而云王室微弱诸侯无复往会葬者,天子志崩不志葬,而又书日,是不葬之辞,故知诸侯无复往会葬也。其实鲁卿往会始书,若不会则不当书也。故《春秋》之世有十二王,志崩者有九,...
...先君焉得欲立之?隐焉得探先君邪心而让之?传言天伦,则贵贱相似可知。又云受之天子,隐非嫡明矣。 《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不正不成之,何也?将以恶桓也。不明让者之善,则取者之恶不显。○之恶,乌各反,下注“之恶”同。恶桓,乌路反,下“其恶...
...《自序》 1、自序:余少好读董生书,初得凌氏注本,惜其称引繁博,义蕴未究。已而闻有为董氏学者,绎其义例,颇复诧异。乃尽屏诸说,潜心玩索,如是有日,始粗明其旨趣焉。《繁露》非完书也。而其说《春秋》者,又不过十之五六。然而五比偶类,鉴绪屠赘,...
...《精华》 1、精华:《春秋》慎辞,谨于名伦等物者也。是故小夷言伐而不得言战,大夷言战而不得言获,中国言获而不得言执,各有辞也。有小夷避大夷而不得言战,大夷避中国而不得言获,中国避天子而不得言执,名伦弗予,嫌于相臣之辞也。是故大小不逾等,...
...上海成立。 〔9〕《日本小品文选》即《近代日本小品文选》,谢六逸选译,一九二九年上海大江书铺出版。 〔10〕《艺术三家言》傅彦长、朱应鹏、张若谷合著,一九二七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11〕“灭此朝食”语出《左传》成公二年,是齐晋两国之战中...
...二十五年春季,陈国的女叔来鲁国聘问,这是开始和陈国友好。《春秋》赞美这件事,所以不记载女叔的名字。 夏季六月初一日,发生了日食。击鼓,用牺牲祭祀土地神庙,这是不合于常礼的。只有夏历四月的初一,阴气没有发作,如果发生日食,才用玉帛祭祀土地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