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选·凡例》及尤西堂《沧浪亭诗序》皆袭用之。且如落凤坡,亦出演义,而《广舆志》误收之,渔洋遂有《落凤坡吊庞士元》诗矣,何况余子。若《桃符缀语》中所载一联云:“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十四字,却落落大方。 蜀中姜伯约祠有联云:“九伐...
...二十余所,疑碑本未泐,胡氏所得拓本恶耳。其末三行泐失甚多,今亦不复写出。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标点。鲁迅手写的《大云寺弥勒重阁碑》释文前署:“乙卯(按即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以精拓本校”。 《大云寺弥勒重阁碑》,碑文...
...堵塞耳朵,蒙住眼睛。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not perceptive 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国语辞典 蒙住耳目。比喻對外界事物不予聞問。 如:「人活著,有些時候不妨蔽聰塞明,麻木...
...这种先“事”后“文”,汇二者为一编的做法,是欧阳询等人在类书编纂上的一个创造。 《艺文类聚》以前的类书,偏重类事,不重采文,即使由诗文中取材,也只是随意摘句,不录片断。如果要查找与某事有关的诗文作品,则需要去翻检总集,总集与类书在那时是严格...
...被绍介到外国的就很少。但我们看俄国文学的历史底论著的时候,却常常看见“锡且特林”(Sichedrin)〔4〕的名字,这是他的笔名。 他初期的作品中。有名的是《外省故事》〔5〕,专写亚历山大二世〔6〕改革前的俄国社会的缺点;这《饥馑》,却是...
...鲁迅《且介亭杂文》 详细,仔细 [carefully]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谛听(仔细地听) 佛教名词。谓真实无谬的道理 [梵Satya]...
...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诗末联云:“从来谢太傅,邱壑道难忘。”又《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诗中一联云:“耻为齐说客,只似鲁诸生。”不稽其出典,不知其浑成也。 鄂文端赠法渊若联 联云:“除却诗书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可想法公之为人矣...
...“大约是别一种小说的话本”,就是《娱目醒心编》;该书作者草亭老人为清代昆山杜纲,评者自怡轩主人为松江许宝善。书共十六卷,三十九回,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刊行。因《今古奇闻》从其中选取最多,故“篇末多有自怡轩主人评语”。 (39)《西湖佳...
... [疏]“乡饮”至“立矣”。○正义曰:此明《党正》饮酒、正齿位之事。“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者,按《乡饮酒礼》,宾贤能,则用处士为宾,其次为介,其次为众宾,皆以年少者为之。此正齿位之礼,其宾、介等皆用年老者为之。其馀为众宾,宾内年六十以上於...
...京房》六十六篇,同为一家之学,则其原委孰可诬哉! △《关子明易传》一卷 右魏关朗撰。子明,朗字也。元魏太和末,王虬言于孝文,孝文召见之,著成《筮论》数十篇。唐赵蕤云:“恨书亡半,随文诠解,才十一篇而已。”李邯郸始著之目,云:“王通赞《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