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太平圣惠方》。别名接骨。在背部中线,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小儿痢疾、脱肛、癫痫、消化不良等。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接经法配穴法之一。指在同一条经脉上选用相近的几个穴位,相互连接以加强作用。《素问...
...古人之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尽信。愚不揣固陋,敢将徐××所疑《伤寒论》四则,反复陈之。第一疑∶在太阳下编第二十节。其节为病在太阳之表,而不知汗解,反用凉水 之、灌之,其外感之寒已变热者,经内外之凉水排挤,不能出,入郁于肉中而烦热起粟,然其热在...
...伤寒著作。七卷。明末张卿子参订。张氏推崇成无己,认为成氏《注解伤寒论》“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抵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见凡例)。遂据此本旁采朱肱、许叔衡、庞安时、王履、王肯堂等诸家学说之精华。以补充发明。此书最早有明刊本,几...
...伤寒著作。七卷。明末张卿子参订。张氏推崇成无己,认为成氏《注解伤寒论》“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抵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见凡例)。遂据此本旁采朱肱、许叔衡、庞安时、王履、王肯堂等诸家学说之精华。以补充发明。此书最早有明刊本,几...
...尝按,《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语虽二致,理实一贯,所重在藏精而已矣。盖冬主藏,肾亦主藏,人能体冬之藏阳而藏精,则人不自伤于寨,寒岂遽伤乎人哉。故四气调神篇曰:逆冬气者,肾病,奉生者少;逆春气者,肝病,奉长者少...
...伤寒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着。本书以该院所编《伤寒论释义》为蓝本,在仲景原文后用提示和讨论的形式加以阐析,并附表格,主要用于教学参考。195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伤寒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着。本书以该院所编《伤寒论释义》为蓝本,在仲景原文后用提示和讨论的形式加以阐析,并附表格,主要用于教学参考。195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了详尽的论述,如:“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第83条);“淋家不可发汗”(第84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第85条);“衄家不可发汗”(第86条);“亡血家不可发汗”(第87条);“汗家不可重发汗”(第88条)。 可见《伤寒论》...
...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伤寒论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按伤寒论太阴病脉证.只有八条.后人谓为散失不全.及王叔和之变乱.而不知八条中有体有用有法有方.真能读者.则取之无禁....
...方法不同,于是造成了识别困难。研究俗字,是整理研究中医古籍的一项重要任务。 俗字的写法有一定规律可循。宋朝孙奕《示儿编》对俗字的书写规律有概括,可参。 赵开美本《伤寒论》“沉”作“沈”、“覆”作“復”既不是讹字,也不是俗字,附论于此。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