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红蓝花酒方:红蓝花一两,白酒一大升。上述三方,白酒直接入方,与它药相伍,发挥协同作用。 用以制药 《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篇抵当汤中,大黄三两,《伤寒论·阳明病脉证并治...
...病状名。指病人口燥咽干,只想用水漱口,而不欲咽下。常见于热性病热入营血或瘀血内阻的病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
...伤寒著作。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中医研究所编。本书诠释《伤寒论》方,除引述前人较好的方解外,并能结合现代的临床使用经验,介绍具体方剂。主要从药物组成、调剂用法、原书指证、前贤阐述、拟用剂量、适应证候、禁忌证候、补充讲解八项加以论述。不仅...
...伤寒著作。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中医研究所编。本书诠释《伤寒论》方,除引述前人较好的方解外,并能结合现代的临床使用经验,介绍具体方剂。主要从药物组成、调剂用法、原书指证、前贤阐述、拟用剂量、适应证候、禁忌证候、补充讲解八项加以论述。不仅...
...夫诊脉察色, 于《灵》、《素》诸经。西晋王叔和,因《伤寒论》、《金匮要略》,编辑《脉经》十卷,内虽采用经语,其中不无杜撰,且多七表八里之蛇足,图画七奇八怪之形状,疑惑后学,反多岐路之悲。五代高阳生,假叔和名,撰《脉诀》二卷,然亦有所长。在...
...知耳。夫失精梦交,水气之变也,故以术为主药也。《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即《伤寒论中》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而分量减其半也。盖术别苍白,非古也。故今称方名,从《伤寒论》焉。《外台秘要》术附汤,亦同方。而分量非古也,皆不可从焉!附子汤证,不具也。...
...清肺化痰、宽中利气之功)、瓜蒌仁、炒瓜蒌仁(均配炒瓜蒌仁,用时打碎,有润燥滑肠之功)【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按语】1.瓜蒌一药,原植物称为栝蒌,使载于《本经》。在古代使用时不分皮、仁,以整个果实使用,如汉代《伤寒论》、《金匮要略...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
...□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有关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内容涉及临床各学科。仲景在杂病的治疗中灵活运用“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之法,为后世医家治疗疾病的...
...未必一定“下血”。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提到“热入血室”征象的绝大多数条目中,皆与妇人“月事以时下”的“经水适来”、“经水适断”有关。只有第221条虽未言明妇人,但也未说是男人;有人就以此来说“下血”也可能包括肛门出血,从而推论男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