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脉。小儿脉象分类:《内经》分大、小、缓、急;《小儿药证直诀》分浮、沉、缓、急、弦、细、促、乱;《幼幼集成》分浮、沉、迟、数四脉,且以有力无力定虚实。小儿主病脉象常用有浮、沉、迟、数、虚、实、弦、滑八种。...
...”二家之言,已无遗蕴。戴同父云∶“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中空,脱血之象。”伪诀云∶“两头有,中间无。”以头字易叔和之边字,则是上下之脉划然中断,而成阴绝阳绝之诊矣。又云∶“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是以芤为蓄血积聚之实脉,非失...
...上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马继兴先生《敦煌古医籍考释》:“现在通过敦煌出土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却发现了不少久已失传的古代‘经方’。《法要》一书虽非梁?陶弘景原著,但系隋、唐时人传录陶氏佚文而成。其时上距汉季未远,故所引录当时所见“经方”之...
...脉象名。一息四至,来去怠缓。或脉来和缓均匀,从容不迫,是有神之脉。为平脉;若脉来弛缓松懈为病脉,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
...华佗所著,再就是伪撰《脉诀》提出:“长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持竿之状,举之有余,日长。过于本位亦日长。”除“举之有余”不确当以外,基本上对脉形的说解还是对的。李时珍的解释是:“不小不大迢迢自若,如循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又...
...里热不解,又重于清利二便。《内经》治肿胀,惟立开鬼门,洁净府,内外分消。开鬼门者,发汗解肌也,洁净府者,清利二便也。按此三条,初学无有不知,究其下手真诀,则白首皆不知矣。故余着《伤寒大白》,外感症,苦心于发汗、解肌、清利二便三法。着《症因脉...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即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的脉象。主亡血失精。《脉诀指掌病式图说》:“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
...春得秋脉定知死.死在庚辛申酉里.夏得冬脉亦如然.还于壬癸为期尔.严冬诊得四季脉.戊己辰戌还是厄.秋得夏脉亦同前.为缘丙丁相刑克.季月季夏得春脉.克在甲寅应病极.直逢乙卯亦非良.此是五行相鬼贼.内经难经并以天干五行论克贼.脉诀又以地支并论....
...《杂病广要》 《云岐子脉诀》 《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 《云林神彀》 《云笈七签》 《愿体医话》 《原病集》 《毓芝堂医书四种》 《寓意草》 《喻选古方试验》 《喻氏医书三种》 《育婴秘诀》 《玉楸药解》 《玉龙赋...
...冷庐医活》曰:“大肠脉候左寸,小肠脉候右寸,此《脉诀》之言也。自滑伯仁候大小肠于两尺,李士材称为千古只眼,后人遂皆信之。”然大小肠究当候之于寸抑候之于尺?依旧扑朔迷离,令人莫衷一是。小肠脉候于左寸,大肠脉候于右寸,诸书辩论颇多,姑不赘述。而大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