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军事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说明天花在我国之流行乃由部队传播。四、创伤诊断和治疗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践医学发展,使金创折疡临证经验得到积累和发展。肘后方介绍了危重创伤早期处理,描写了颅脑损伤和外伤可导致大出血致死部位。外台秘要卷20“金疮禁忌序”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58.htm

孙氏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孙鼎宜编撰。初刊于1932年。共六种:伤寒杂病论章句伤寒杂病论读本难经章句明堂孔穴(附针灸治要)、脉经钞医学三言。现有1936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75.htm

妇产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学分科仍设妇人科。清代妇产科发展主要成就是积累了丰富临证经验,出现了多种门类优秀妇产科著作,它们代表了当时妇产科学发展水平。清代综合性妇产科著作。其中妇科心法要决是乾隆年间,吴谦等奉政府之命所编辑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9.htm

小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金元时期,医学由九科增至十三科,以小方脉命名儿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许多新发挥。这一时期,主要儿科医家及医著是曾世荣及其活幼心书3卷、活幼口议20卷。另外,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宋丹溪四大医家,在儿科学术方面,也都有不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4.htm

内科疾病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在一些非医学文献中也记述了内科杂病病证表现与病因,例如山海经已有瘕、瘿、风、狂、疟和疫疾等十余种;有些还论述了症状与证候。周礼中,已记载季节变换与疾病关系,例如所叙春季多发头痛,夏季易发疮疡,秋季常流行疟疾,冬季以咳嗽喘息为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8.htm

职业病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职业病学会下职业病学组创办了以刊登职业病临床、科研内容为主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对促进职业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向全国发行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已发展到近十种(工业卫生与职业病、职业医学、劳动医学、化工和职业病等)。1953年张一飞...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7.htm

辽夏金元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设行御药局掌管、置达鲁花赤、大使、副使等职。(三)医疗机构与赈济设施1、各类医疗机构金代在一些路、州设有医疗机构,置医正、医工,显然是为地方官员所设。广惠司和回回药物院是采用阿拉伯医学医疗机构。至元七年(1270)设立广惠司,隶太医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1.html

针灸教育与交流--教材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教育兴盛,促进了针灸学讲义和教材编撰。 广东医药专门学校周仲房编针灸学讲义(公元1927年)。 宁波东方针灸学社张世镳编温灸学讲义(公元1930年)和温灸学讲义补编(公元1935年)。 无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0.html

两宋时期基础医学进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解剖学北宋在中国古代解剖学史上有重要成就。此期间前后曾进行过两次人体解剖活动,并由此产生了两部人体解剖学图谱——欧希范五脏图存真图。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广西地方官府处死欧希范等五十六名反叛者,并解剖死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4.html

妇产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胎教:中国自古以来,对胎教十分重视,可算是中国医学一大特色,早在列女传就记载有周文王之母太壬施行胎教范例,“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据大戴礼记·保傅篇记载古人曾把胎教之道“书之于板,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16.htm

共找到1,085,6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