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三兄弟(周氏三兄弟)_【鲁迅全集】

...1965年4月26日,80岁的周作人自知将不起,也立下遗嘱:“余今年已整80岁,死无遗恨,姑留一言,以为身后治事之指针。吾死后即付火葬,或循例留骨灰,亦随便埋却。人死声消迹灭最是理想。余一生文字无足称道,惟暮年所译希腊神话为50年来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62.html

王一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现代医家(1898-1971年)。原名晋第,曾从丁甘仁学习中医,改名依仁,浙江新安人。丁甘仁当时在上海办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悬壶行医。后与秦伯未、章次公、许半农等创办中国医药学院。曾任上海中医学会秘书长,并主编上海中医杂志,所著甚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198.htm

蒲辅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反对泥古不化。其著作有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法中医对几种传染病的辨证论治等多种。尝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

http://qihuangzhishu.com/192/943.htm

瘟疫方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人参败毒散方见痢疾。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藿香正气散 治外受四时不正之气,内停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吐泻,或作疟疾。藿香 白芷 大腹皮 紫苏 茯苓(各三两) 陈皮 白术 浓朴 半夏曲 桔梗(各二两)甘草(一两)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http://qihuangzhishu.com/799/65.htm

李斯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现代医家(1892-1979年)。四川成都人。早年习文。于成都府中学堂就读,后又转至成都高等师范理化部。后又向名老中医董稚庵学医。反对旧政府消灭中医之举,积极投入发展中医之活动。1936年创建四川医药改进会,并办刊医学改进月刊。...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193.htm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_中医外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徐以刀剥去其巢,冶黄芩而屡傅之。还有用地胆等药外敷牡痔”,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等。可见,当时外科已有广定的治疗水平。二、形成中医外科初具规模,形成一个学科是在汉朝。那时已有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问世,其中灵枢·痈疽所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xue/80-1-1.html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续缘_【中医宝典】

...□ 郑书翰 伦敦南岸大学中医孔子学院 名老中医之路一书,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誉过纸贵洛阳,在整个中医界影响甚大。时隔30年之后,原主编张奇文教授,不顾年迈再次组织编写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一、第二辑付梓后,颇受欢迎。国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73.html

作者简介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于南京中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亦人教授。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广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从事伤寒论教学、临床、科研至今。曾于本科毕业后随先师李阳波习医达七年之久。其中有两年时间与先师同吃同住,亲历了传统的师徒生活,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1-0.html

生理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所译的身理启蒙,该书系格致启蒙十六种之一,初刊于1886年,与其他同时期有关书不同的是,书中介绍了有关器官是如何行使其功能的,即生理功能的机制及调控机制,并介绍了不少有关生理实验。该书虽印数不少,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国人的重视,影响不大...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14.htm

暑症_医学三字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顾问。若精蕴 祖仲师 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痉湿 篇,字字皆精义奥蕴。太阳病 旨在兹 仲师谓太阳中 ,太阳二字,大眼目也。因人俱认为热邪,故提出太阳二字以喝醒之,寒暑皆为外邪。中于阳而阳气盛,则寒亦为热;中于阳而阳气虚,则暑亦为寒。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sanzijing/799-6-2.html

共找到576,0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