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的编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审阅、修改而初具规模,下面谨就有关编写与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和技术问题,作以下必要的说明。 (一)体例与分期问题在编撰《中国医学通史简编》这部巨大著作的酝酿过程中,考虑讨论了该书的分期问题,最后确定为四巨册,即古代医学分卷(远古~1840)、...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89.html

现代舌诊学等引起西方关注_【中医宝典】

...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戴汝为院士日前在谈及当今中医药创新发展时表示“基于系统学的多学科交叉,将会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我国中医药素以形象思维和整体概念为核心,中医诊断及辨证施治和美国奉行的口述诊疗学、结合医学、整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23.html

近代京城四大名医_【中医宝典】

...北京是一座古城,元朝以后医学得到较快发展,名医辈出。晚清至民国,北京曾出现被群众称誉的“四大名医”。 萧龙友(公元1864-1962年)为前清拔贡。精通文史,以文为医,医文并茂;善读书,多批校。曾与孔伯华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培育国医人才。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1.html

四大天王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花序穗状,2-4歧,茎具明显的节。以上形态特征及产地均与本品相符。 【拼音名】Sì Dà Tiān Wán?? 【别名】大叶及己、四叶对、四大金刚、四块瓦。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粟兰植物宽叶金粟兰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http://zhongyaocai360.com/S/sidatianwang.html

免疫学在生物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_《医学免疫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的发展及其向医学各学科的渗透,产生了许多免疫学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如免疫理学、免疫遗传学、免疫药理学、免疫毒理学、神经免疫学、肿瘤免疫学、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临床免疫学等。这些分支学科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生物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mianyixue/968-4-5.html

医学史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作为医学的组成部分的中国医学,同样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疾病防治、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力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中国医学与西方近现代医学是有许多差异的,它的发展与地理、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等都有着...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htm

神经心理学的发展历史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神经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思想萌芽阶段(公元前3,000年~19世纪)在古代书籍和医学书中(包括我国和黄帝内经)很早就记载了有关一些高级心理机能和脑的关系或在脑中定位的论述。西方一些学者如希波克拉底、阿里斯多德和盖伦(...

http://qihuangzhishu.com/967/259.htm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千七百年前的张仲景,在祖国医学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是巨大的。《伤寒论》和《金医要略》总结了我国在公元3世纪以前的医学经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严密选择疗效可靠的方药,对掌握疾病的防治以及推动医学发展,具有一定的承先启后作用。此后,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3.html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认识难免失之粗浅,或有主观臆断之处。 17世纪开始,在欧洲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兴起了近代的自然科学,促进了药学科学的发展。 19世纪初期,法国学者Derosne、Pelletier和德国药师Sertüner等相继从植物和生药中分离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589.html

钱乙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之鼻祖”。 钱乙,字...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1.html

共找到468,8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