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见形证治_《麻疹阐注》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麻疹见形.贵乎透彻.出后细密红润.则为佳美有不透彻者.须察所因.如风寒闭塞.必有身热无汗.头痛.呕恶.疹色淡红而黯之证.宜用升麻葛根汤.加苏叶川芎.牛蒡子.因毒热壅滞者.必面赤身热.谵语烦渴.疹色赤紫滞黯.宜用三黄石膏汤.又有正气虚弱,...

http://qihuangzhishu.com/276/11.htm

疹治合时_《麻疹备要方论》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于清利也。若病者血气和平,素无他疾,虽感时气,而正能胜邪,发热必然和缓,微微汗出,神清气爽,二便调匀,见点则透彻,收没亦不疾不徐,此为轻而易治,故万氏家法,戒用药不可太早,恐致耗散元气,反生害患,必待见点方用,徐徐升发。然饮药亦有次第,凡一...

http://qihuangzhishu.com/229/8.htm

麻疹的治疗及护理_传染病_【中医宝典】

...2一3日后病情好转即可停用。 护理: 良好的护理是保证麻疹患儿康复的重要条件。所以当小儿出了麻疹,首先要做好护理工作,使患儿能安静卧床休息。室内空气要流通,要温暖湿润,注意勿使患儿着凉。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给以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在恢复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689.html

中医药有预防麻疹的方法吗_传染病_【中医宝典】

...祖国医药医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预防麻疹的方法也不少,各地应用的具体措施又各异,但均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对照试验,效果尚难肯定或有待进一步挖掘探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试用。 (1)加减雷击散涂鼻。 (2)以七香袋佩挂前胸。 (3)用避瘟...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716.html

麻疹初热_《专治麻痧初编》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麻疹发热之初与伤寒相似,惟疹子则面颊赤,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目中有泪,呵欠善睡,或吐泻,或手捋眉目面赤为异耳,但见此候即是疹子,便宜谨避风寒,戒荤腥浓味。古法用升麻葛根汤以表散毒邪,余制透邪煎代之更佳,或柴归饮亦妙。但使皮肤通畅腠理开豁,...

http://qihuangzhishu.com/732/77.htm

抗病毒药用药前须知_用药常识_用药常识_【中医宝典】

...病毒是以核酸为中心,以蛋白质为外壳而组成的微小颗粒。它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种,不能独立自营生活,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并依靠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合成其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进行生长繁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麻疹、...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033.html

成年人比儿童更易患麻疹和流脑_传染病_【中医宝典】

...介绍说,40岁以下的成年人,一般都没有得过麻疹,没能获得终身免疫力,而幼年时注射的麻疹、流脑疫苗,经过8至10年时间之后,防疫作用开始下降,这使他们成了这类传染病的新目标。据北京晨报悉,目前各医院的科都可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接种者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637.html

麻疹患者为什么要隔离治疗怎样隔离_传染病_【中医宝典】

...由于是一种呼吸道,对麻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实际上就是把传染源控制起来,因为麻疹患者是该疾病唯一的传染源。这样,对保护易感者,防止疾病蔓延都有好处。此外,对患者本身也有利,因此时若接触过多的人群,那些“健康带菌者”、“健康带病毒者”的细菌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773.html

痧胀麻疹不同辨_《痧胀玉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麻疹之发,因伤风热故身体壮热,咳嗽烦闷,即是 疹之候。麻疹在他方,有名厝子,有名蚤疹,在 李则名痧子,而痧胀亦名为痧,不可不辨。麻疹因伤风,肌表必虚,则毒瓦斯乘虚而泄,故药虽或凉仍可用热饮。若痧胀,或因秽气所触,或因暑气所感,或动时行不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zhangyuheng/743-12-3.html

麻疹的治疗和护理_【中医宝典】

...麻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连翘、板兰根、紫草等,同时继用茅根、芦根等解表药。 西药的治疗是对症处理,如高热在39*C以上可用退热药,常用的阿斯匹林,主要是发汗退热,与中药解表药的作用相似。不宜用冷水或冰水浸湿的毛巾冷敷,因为这样可使血管收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662.html

共找到35,9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