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生_文学家_【文学360】

...另一方面又是既有辽、夏入侵的外患,又有豪强兼并、人民困苦不堪的内忧。社会危机四伏,积贫积弱的形势日益严重,改革的呼声,在士大夫层中渐次高涨。苏轼在这样的家庭与社会气氛熏陶下,受儒家经时济世思想的影响,早年即立下用世之志,以身许国,并主张针对...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8.html

世范卷中 处己·人情固有厚薄_《袁氏世范》

... 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家贫,他又不务正业,常到别人家混吃喝,大家都厌恶他,韩信到城外钓鱼,有一位漂母不忍见他挨饿,接连几十天管他饭吃。韩信说:“我将来一定重重报答您。” 淮阴市中有年轻人欺侮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又喜欢带刀剑,但你内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061.html

萧房知人·卷十三·容斋随笔

...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亡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唐太宗为秦王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乔曰:“去者虽多不足吝,...

http://wenxue360.com/guji/5782.html

百战奇略·第七卷·远战译文

...前往游说魏王豹重新归顺朝廷,但魏王豹执意不听。刘邦于是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军进击魏王豹,而魏王豹则在蒲坂驻扎重兵,封锁临晋关。韩信针对此情,就采用增设疑兵之法,摆开船只,伪装成要从临晋渡河的样子,而以隐蔽前进的主力部队从夏阳方向乘坐木罂渡过黄河...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3029.html

史记·三十世家·萧相国世家解析

...韩信、曹参等人那样在前线冲锋陷阵,但他留守关中,制定法令,安抚民众,建设后方根据地,不断地将粮草、兵员补充前线,使刘邦多次转危为安。在论功行赏、评定位次的过程中,司马迁借助刘邦和关内侯鄂君的话,充分肯定了萧何的功绩。但司马迁对萧何的描写是多...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203.html

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腧穴针灸图经》、《简要济众方》。校正医书局所刻刊行的医书计有《补注神农本草》等10部,已如上文所述。南宋偏安江南后,国势衰弱、财力日础,因而中央官刻医书种数极少,仅三、四种。北宋时期,地方官刻医书种类很少,主要有:熙宁二(1069)两浙东路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3.htm

秦汉时期卫生保健、疾病预防与尸体保护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蒯伍江息夫传》)。当时政府规定每年在一定时期里浚水改火,并强调其防病的意义。如“夏至日浚井改水,冬至日钻燧改火,可去温病。”(《太平御览》记述汉代。在讲究饮水卫生的同时,秦汉时期继前代之后在建造、铺设下水道、排除污水方面又有了较大的改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2.html

刘邦为政举措

...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刘邦的总结确实说对了,战争的胜败,人的因素总是最重要的。...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850.html

卷九·利害六一_《长短经(反经)》

...利与害,相辅相成,彼此依存。能化害为利者,必是智者、勇者。韩信“背水一战”,大获全胜,就是化害为利的典范。没有卓绝的胆识,没有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深入充分了解,是不敢也不会采用如此战术的。 【经文】 孙子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506.html

第八回_《汉代宫廷艳史》

...萧何道:“臣何敢逃,乃是亲去追还逃走的人。”汉王问:“所追为谁?”萧何道:“都尉韩信。”汉王听了复骂道:“尔何糊涂至此,我自关中出发,逃走不知凡几,尔独去追一个韩信,这明明是在此地欺我了。”萧何道:“别人逃去一万人,也不及韩信一个。韩信乃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443.html

共找到16,5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