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干呕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冷热不调,饮食不节,使人阴阳清浊之气相干,而变乱于肠胃之间,则成霍乱。霍乱干呕者,由吐下之后,脾胃虚极,三焦不理,气痞结于心下,气时逆上,故干呕。干呕者,谓欲呕而无所出也。若更遇冷,冷折于胃气,胃气不通,则变成哕。...

http://qihuangzhishu.com/623/738.htm

阴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含有朴素的辨证观点。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由此引申为气候的冷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用以代表事物对立和相互消长的正反两方面,进而阐述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55.htm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译文

...时力衰,叫做钩脉;稍无力,来势轻虚而浮,叫做毛脉;有力而紧张,如按琴瑟的弦,叫做弦脉;有力而必须重按,轻按不足,叫做石脉;既非无力,又不过于有力,一来一去,脉象和缓,流通平顺,叫做滑脉。 阴阳失去平衡,以致阴气争胜于内,阳气扰乱于外,汗出不止,...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788.html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译文

...时力衰,叫做钩脉;稍无力,来势轻虚而浮,叫做毛脉;有力而紧张,如按琴瑟的弦,叫做弦脉;有力而必须重按,轻按不足,叫做石脉;既非无力,又不过于有力,一来一去,脉象和缓,流通平顺,叫做滑脉。 阴阳失去平衡,以致阴气争胜于内,阳气扰乱于外,汗出不止,...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788.html

先别阴阳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anbieyinyang-1414.html

三才与阴阳大道守恒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差别。在中医阴阳论治中,是病邪与人体,药物与人体的作用,与人的意识无关,所以用的是有神论,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 中国的古人同样也是很聪明,发明了三才,天地为阴阳,人在其中也,没有人的参与,怎么会有定义上的阴阳。这便是三才定律。在古人的观测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33.html

阳中之阳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因事物的阴阳属性只是相对的,它们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阴阳两面。如胃在脏腑的相对关系中属阳,但胃本身又分胃阳和胃阴,则胃阳(胃气)在这种意义上称阳中之阳。在阴阳属性依不同的关系而相对变化时,指某一事物的两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angzhongzhiyang-2018.html

阴阳应象大论篇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谓变化生成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滋生之用也,阳与之正气以生,阴为之主持以立,故为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异类之用也。何者?鹰化为鸠,田鼠化为 ,腐草化为萤,雀入大水为蛤,雉入大水为蜃,如此...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4.htm

茯菟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元和纪用经》茯菟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元和纪用经》:茯菟散【处方】茯菟1两半,桂4两,蕗草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利小水,分阴阳清浊。主中喝,伤冷。【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新水调下。【摘录】《元和纪用经》...

http://zhongyaofangji.com/f/futusan.html

天地阴阳_《医学集成》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天地有阴阳。日为太阳,月为少阴,此天之阴阳也。水为太阴,火为少阳,此地之阴阳也。是天非阴阳而无晦明,地非阴阳而无消长,天地非阴阳而失其清宁,万物非阴阳而无由生化。则知天地非阴阳,天地亦浑沦于无象之表;阴阳无天地,阴阳亦湮没于太极之中。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033/7.htm

共找到36,1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