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食养思想的现代诠释之三三限食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中已有“膏粱厚味,足生大疔”的认识,强调了过多食荤是造成多疾的原因。 第二,不食荤不行。限制肉食摄入量禁食肉食是绝对不同的概念,以素食为主确实具有减少血管硬化、净化血液、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避免机体中毒的效果,从而使人们从中获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67.html

正确解读有关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对某些中医理论理解地不够全面、深入,说法也不够确切,故笔者提出应正确解读有关中医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 为了强调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即黄帝内经所言之“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笔者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61.html

图说中医之(三)中医理论的形成发展_【中医宝典】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显著发展,学术思想日益活跃。在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2.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21.html

针道源流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十二卷,世称黄帝歧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诸韩公子所著,程子谓出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阴阳五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4-1.html

秦汉晋唐时期 中医美容从萌发到兴盛_【中医宝典】

...方药、技法及理论应运而生,就此使美容中医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虽未专篇论述美容,但对于人体体形、颜面五官、毛发皮肤等涉及美容的理论却大量散见于各篇中,为中医美容的形成和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765.html

中医四大经典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而仅仅是“外”相对为言而已。 首先应该指出,黄帝内经肯定不是黄帝所作,纯属后人伪托。这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我国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55.html

雷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上古时代传说人物。据传为黄帝之臣子。黄帝内经中,较多内容为黄帝雷公问答加以叙述,此皆为后世所论。另又有将南北朝时期的炮炙学家雷斅称雷公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378.htm

炼丹术医药化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神仙学说、物性互渗意识和尸体不朽的信仰也密切相关。中国古人的不死观念鄙薄尘世、超脱人生的丰富想象相结合,产生了战国对期的神仙思想,至秦汉时期进一步形成了完整的神仙学说。抱朴子内篇仙经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1.htm

魏征思想

...魏徵早年做过道士,所以道家思想在他的治国方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反复劝谏唐太宗要以无为为本,民休息,这样天下才能清净自定。在他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中,还坚持认为:“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考之于今,其风渐坠,听言则...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22.html

李东垣甘温除热思想浅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理论依据 东垣根据内经“阴虚则内热”的理论,认为内伤脾胃所致诸病,多见热象。其甘温除热思想即是基于内伤发热理论提出的。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阴火独盛。”内伤所致虚热,李东垣称之为“阴火”。阴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16.html

共找到576,0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