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方论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内者,性命之道;经者,载道之书。其书乃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六臣,讲求而成。其方高简奥妙,不易测识。今人罕能用之者。然既为古圣之神方,自不得不录之于首。(成方切用)...

http://qihuangzhishu.com/472/671.htm

西江月·遣兴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注释 用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 汉书·龚胜传“胜以手推常(夏侯常)曰‘去’。“见黄季刚师汉书后汉书札记说辛词此句。 参考资料:1、俞平伯 .唐宋词选释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425.html

论针灸学之渊源及真传之难得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至某穴应如何下针,某病应如何寒温补泻,更不得其要领,何也?考内经难经而外,专论经络穴道及主治病症者,据隋书经籍志尚有明堂孔穴五卷、明堂孔穴图三卷。唐志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黄帝...

http://qihuangzhishu.com/716/2.htm

内经评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为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但略于原书的医理及字义的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02.htm

内经评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为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但略于原书的医理及字义的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44.htm

内经评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为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但略于原书的医理及字义的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01.htm

岐伯与岐黄_【中医宝典】

...脉理,遂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生。黄帝为疗救民疾,尊他为老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黄帝内经多数内容即以他与黄帝答问的体裁写成。所以,记载“岐伯”的最早的文献是黄帝内经。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所做的贡献,专门修建了岐伯庙。如庆阳县志·坛庙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13.html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1)_【中医宝典】

...摘要: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望能从中总结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0.html

内经脉要_推拿抉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陈飞霞曰∶此内经之旨。圣人立言,可总括无余,世人不悟,视为平常。能于此处着眼,则诊视之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juewei/684-9-10.html

千金方外台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茫然失其所据。故千金外台者,必精通于内经、仲景、本草等书,胸中先有成见,而后取其长而舍其短,则可资我博深之益。否则反乱人意,而无所适从。嗟乎!千金外台且然,况后世偏驳杂乱之书,能不惑人之心志哉?等而下之,更有无稽杜撰...

http://qihuangzhishu.com/160/89.htm

共找到468,5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