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白话译本商榷_【中医宝典】

...中医古籍,文词简奥,义理艰深,学用每感不便。八十年代末,崔月犁先生倡议组织白话中医古籍丛书并付诸实施,温病条辨原著而作,基本目的已经达到。前述实系向隅之见,当然不可以偏概全。但同时也潜怀杞人之忧,正如钱锺书先生七缀集·林纾的翻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84.html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质疑_【中医宝典】

...关键词:伤寒论一书是否经过王叔和的编次整理,仍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权威性的教科书和医史书上对此不宜过分肯定。学术论坛应给这一问题的讨论留下余地。 参考文献 [1]邓曼.中医杂志1995;1(3):5. [2]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18.html

朱颜(1913-1972)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尝任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院编审室主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其著作有中药的药理与应用中国古代医学的成就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587.htm

临证本草感言_【中医宝典】

...层意思。一是本书主旨是系统挖掘整理中药之临床效用,二是所依据之证据多是从实践得来的小方,即便各家论述也关乎临床,而少臆测推理之论。所以,这本临证本草对于中医临床医生大有裨益。笔者通读一遍,发现书中新发掘的120味常用中药的4688条效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15.html

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张氏医通杂病源流犀烛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诸疾医宗金鉴,杂病心法临证指南医案等,这些著作作为中医内科学已初具规模,它们在体例上将疾病分门别类,在内容上多数含有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药和医案等。明清时期,杂...

http://qihuangzhishu.com/76/7.htm

六十_唐文拾遗

...,准前给与优牒。候本选合格日,执优牒赴选。(五代会要十七) ◇ 吏部郎中主判祠祭行事官奏(开运三六月,西京留司监祭使) 以祠祭所定行事官,临日或遇疾病,或奉诏赴阙,留司禀敕己迟。乞以留司吏部郎中一人主判,有缺便依次第定名,庶无缺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6333.html

唐宗海(1847-1897)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两卷(1892)。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优劣,主张应“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其观点对此后中西医汇通者影响颇大。曾着血证论八卷(1884),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血证原则。药物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4/532.htm

张灿玾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学习中医。父亲教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宗金鉴中临床各科心法要诀等,要求张灿玾熟练背诵。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亦选出部分重要条文,让他熟读,并参阅明、清以来重要医籍加以理解。当其祖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canjia/index.html

中医药大事记75-80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发展中医机构,在分配经费时重点照顾中医机构;⑧建议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把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9月 党中央以(78)56号文件转发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批语中强调要抓紧解决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8.html

突围:中药的机遇期_中药视野_【中医宝典】

...欢迎中医药。在民间,中药仍以偏方、成药等形式,在疑难杂症市场占据份额。而求医不如求己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中医科普图书的火爆,也反映了国民对中医药在慢性病治疗上的巨大认同,这将是中国中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据地。 可以预见,中药市场暗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952.html

共找到603,7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