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本律管以定脉,轩岐之微蕴,诚有未易窥测者。越人着《难经》,推明十变;叔和撰《脉经》,演成十卷,而脉始得灿明于世。迄五代高阳生《脉诀》出,士大夫多议之,由是才人杰士,咸驰骤于笔墨之间,各据其理,各抒其见,而真诀几几乎晦矣。齐 澄论脉,女子...
...脉学著作。即所谓“三世医书”之一。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云《夫子脉诀》……”原书已佚,其具体内容,撰人撰年均无可考。...
...自王叔和脉经而后.宋之崔嘉彦.明之李时珍.其脉诀皆盛行于世.然皆繁琐莫得其要领.仲景脉法.有最要一字诀曰缓.仲景云.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此名曰缓.缓则不疾不徐.以周行于营卫之间.无太过.亦无不及.因推及太过之脉....
...后世脉法是中医脉诊的重要的实际的方法,它处于巾医学发展壮大的主要历史时期,对于中医学做出了重的贡献。它至今还活在中医的手上,这一点亦是非常可贵的,对于今后脉学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方法。经验上与实际技术操作上,最多最真实的内容。 1、引古说...
...脉诀曰∶阴微盗汗,劳兼有此,特其一端耳,大抵汗为血之余,若阴微,则血不足,则当主少汗,此言微盗汗,当绵软而涩,右手膀胱急而沉,心脉搏而动方主盗汗,小府涩,忽失精。六脉皆滑,主汗,以其阴气有余,故多汗。心脉大滑而肾脉搏沉,以汗为心之液,今...
...初生小儿诊虎口,男从左手女右看,次指三节风气命,脉纹形色隐隐安。形见色变知有病,紫属内热红伤寒,黄主脾病黑中恶,青主惊风白是疳。风关病轻气关重,命关若见命多难。大小曲紫伤滞热,曲青人惊走兽占,赤色水火飞禽扑,黄色雷惊黑阴痫。长珠伤食流珠热...
...诊小儿脉,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分寸关尺三部。此外,小儿临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脉气亦乱,故难于掌握,后世医家多以一指总候三部。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左手握小儿手,再用右手大拇指按小儿掌后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四岁以上的...
...①脉管。气血运行的通道。《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诀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与心密切相连,为心气所推动。《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②脉搏,脉象。《素问·邪气脏腑病形》:“按其脉,知其病。”...
...在中医诊病中只能算巧,下工之法。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既然很多人这么神秘切脉。我就简单说一说脉诊。 切脉是根据脉的位、数、形、势来断病的。 脉位就是寸、关、尺、浮、中、沉。寸看心肺头,关看...
...阳者顺也.趺阳以候胃气.为中焦之主.少阴以候肾气.为下焦之主.实与寸口脉分发上中下三部.按叔和脉诀.以冲阳穴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三寸者.为趺阳之诊.然脉法未有按足之明文.且本论明言脉有三部.阴阳相乘.又何以言寸口而不及关尺.则知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