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名词。胞,同脬,即膀胱。指膀胱气化功能。《素问·通评虚实》:“暴痛筋緛,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不足,治在经俞。”...

http://qihuangzhishu.com/166/373.htm

《温疫》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虚实 脉厥 脉证不应 体厥 乘除 下卷 杂 盛衰 所伤不同 蛔厥 呃逆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饮 损复 标本 行邪伏邪之别 应下诸证 应补诸证 阴证世间罕有 阳证似阴 舍病治药 舍病治弊 轻疫误治每成痼疾 肢体浮肿 服...

http://qihuangzhishu.com/826/index.htm

色随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面部色泽随五脏精气的盛衰而变化。《素问·脉要精微》:“夫精明五色者,之华也。”色泽是五脏精气的外荣,上见于颜面。五脏精气充足,则面色光泽明润,含蓄不露。若重病或久病,脏衰败,则面色枯槁晦暗,甚至真脏色败露(见《四诊抉微》)。...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299.htm

《小儿卫生总微方》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萧序 范序 朱序 何序 卷一 医工 禀受 初生 洗浴 断脐 相视寿夭 初生服药 中寒论 初生不乳 脐风撮口 胎中病 诸不治病 卷二 五 心 肝 脾 肺 肾 乳母 慎护论 食忌 大小 诸般色泽纹证 诸...

http://qihuangzhishu.com/628/index.htm

小儿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又名狐臭、胡臭。《小儿卫生总微方》:“小儿腋者,血气不荣,腋下有孔,一如毛孔而稍大,臭秽之,从其中出……。亦有遗传相传者,又有乳养之人而有染著者。”症见腋下汗腺有特殊臭气,此外乳晕、脐部、外阴、肛周等处亦可发生。多数患儿还...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072.htm

石仰山_一、气血兼顾,以为主,以血为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内经》疾病发生之理,是基于阴阳而归结到气血。《素问·调经》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石氏认为:伤科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脉),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气血之于形体,无处不到。《素问·调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耳...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yangshan/595-3-1.html

的生理功能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生理功能。 三是维持精、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运行。由于人体精、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都具有“喜温而恶寒”(《素问·调经》)的特性,故的温煦有助于人体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输布和排泄。的温煦功能减退,产热过少,则可出现体温偏低,四肢不温,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12.html

中风五派异同_《叶选医衡》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府者,病在表,多着四肢,故肢节废;中脏者,病在里,多滞九窍,故性命危;中血脉者,病在半表半里,故口眼 斜。丹溪则之曰∶诸书则谓外中风邪,惟刘河间作将息失宜,水火不济,极是。若真中风邪,则东垣中腑中脏中经之说甚好,然地有不同,西北寒,真为...

http://qihuangzhishu.com/768/22.htm

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气候失常,不能应时而至,成为致病因素。《素问·六节脏象》:“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迫。”...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841.htm

五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生理学名词。泛指五脏正常机能。②病证名。指五脏气机升降失常的主要特征。《灵枢·九针》:“五藏: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42.htm

共找到155,4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